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列夫席茲Konstantin Lifschitz音樂馬拉松




作為一個幫忙寫列夫席茲曲解的人,我想我再怎麼說,都是有不客觀的可能。但是,我之前在臉書上簡短歸結2012年3月下旬音樂馬拉松的感想,應該是先行可以告訴大家的:
上個星期聽了三場列夫席茲Konstantin Lifschitz音樂馬拉松,在一個星期內展現如此多樣化的曲目,對一位職業演奏家來說並非易事,甚至可說是高強度的負擔。這已足以讓他戰戰兢兢在琴房琢磨、練習與上台實際演出感受觀眾迴響,在演奏後再「靜下來」省思自我調整步調。他對音樂的專注、真誠以對,確實在現代作秀風當道的世道中,如同一股清風,確實值得多加關注。而臺灣的樂友也因為列夫席茲的現場真情演出,終於有機會在唱片錄音之外第一次聽到完整的蕭士塔高維契二十四首前奏與賦格,具體感受到音樂創作者所表達的心靈衝擊。對於出席那一場音樂會的所有聽眾而言,當列夫席茲完成演奏的那一刻,實在是值得為音樂家、為自己致敬的時候。期待明年列夫席茲來臺灣演出貝多芬最後三首奏鳴曲,與舒伯特最後三首奏鳴曲,讓大家再度見識他日益精進與求好的精神。


每一個人對於莫札特都有不同的理解,也許有人是簡潔白描,也許有人喜歡用外包看似甜美的糖衣去包裹一個想要追尋自由的心靈其中潛藏的苦澀。就韻味而言,列夫席茲想走後者的路線,或許有人不習慣,但作為一個導引後頭主菜上桌的前菜,這絕對是值得的。至於當天的郭德堡變奏曲,對我而言最成功的部分是他塑造了一股「氛圍」aura,誠如演奏者本人所言,這是一首陪伴他多年的愛曲,不管心情好壞,都會想透過它取得慰藉。演奏家個人的「魂」也透過他對巴哈神劇的精闢理解,將各類動機映射在郭德堡變奏中的發揮清晰展現,多聲部出現時或令初聽者有目不暇給之感,但所展現的各類樂器不同音響效果與層次確實是難得一見。郭德堡變奏曲演奏得快慢分明,餘音留白氣氛與音色的想像力,的確是很好的現場演出。他展現出巴哈音樂的可能與探索不可能的極限。可以聽到列夫席茲跟巴哈與其背後所呈現的造物者在對話,提問、疑惑、悲傷、困惑均在其中,從1526中間可說是相當動人的部分,令人忘記時間的流動,透過最後的弱起再將人帶回現實。比起2010年在東京的演奏,確實又有更動人與成熟之處。演奏者顯然也對當天的aura相當滿意,會想要詢問主辦單位是否有錄音可讓他帶給Orfeo公司參考?(可惜涉及版權與合約問題,沒有這種moniter錄音存在啦)這麼多年演出並不見他對該曲產生厭煩感,而透過音樂更可知道的是:他對音樂美與熱愛的初衷,至今不變。而且他知道,現在有機會與能力可以作得更好了。這種感動,他也成功傳達給在場者。


至於第二天的浪漫篇,可說是我第一次正式聽到他的浪漫派音樂現場演奏。其實他的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音樂結構仍是存在著。他重要展現的是對音樂的控制力與張力,以我前十排內位置是聽得到在樂句行進過程中間的「推」與「拉」,那種響度要在大廳做出來並不太容易,相當compelling,真的聽下來會起雞皮疙瘩。而他比起Ivo Pogorelich在現場大膽到將音樂完全拆解,把人推至深淵後留在該處黑暗的闇笑結尾演出作法而言,列夫席茲還是相當溫情的會用彈得相當美的旋律部分把人拉回來,也不強制要拆解全曲結構,他只是放大其中一般人不輕易作的響度與樂句的重點發音而已,吃得下的人自是開心,不習慣者自視為實驗。但下半場顯然因為太過熟悉樂曲,彈著彈著不止一次出現閃神狀況,令人捏把冷汗,幸好仍順利完成演奏。他不是走美聲路線的人,但手上功夫穩定,在技術上(諸如trill好不好之類)對他挑剔實在沒什麼意義。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在於個人對音樂品味的差別。對我而言,他的音樂夠真誠,直接告訴你「我是怎麼想」的,有出於本能的部分,但也反映出他現在對這些音樂深度可能的思考方向、及對聲音的想像。也許對我這種不良惡趣者,就是想看他要怎麼「實驗」。這樣的實驗並不是只出現在台灣,以他的個性應該是在各地都會作的,而目的只在要讓音樂更好,而不是作怪。基本上,他對於舒曼幻想曲音色變幻與結構思考的掌握,確是目前30-40代鋼琴家中少見者,相當堅實。也因為堅實偏向健康,加以演奏者並不「發神經」,所以讓該曲演出顯得「另類」。演奏聽下來,我個人會希望他對舒曼幻想曲那些突然冒出來的樂思能有更多的理解,這樣才會讓他在演奏上有更為自然與具有說服力的表現。在演奏過程中,他是用上指力與身體的重量,讓音樂廳的Steinway 編號982鋼琴彈出渾厚的聲響,跟延展弦的振動,所以我們應該清楚聽到共鳴的聲音。能看到有這種樣貌的聲音呈現在大廳,機會其實不多。也因為這樣,所以椅子會滑動。



第三天的現代篇,某君曾直述:排這樣的演出是不是自我虐待?在一場兩個中場休息,超過三個小時的演奏會,那個音樂家會做這樣的傻事?也許在場的六百多位聽眾見識到了難得一見的臺灣全曲首演,也確實很有勇氣參與這場對聽眾與對演奏者都是「自我虐待」的音樂會。就演奏者而言,在第22號前奏與賦格時演奏者確實也已經逼近臨界,左手從琴上滑下來,但我們可以看見到演奏者「ㄍㄧㄥ」住完成24號前奏與賦格,讓音樂會得以達到一種「勝利」的高度。對聽眾而言,把音樂廳場內的咖啡買光,或者不時聽見後面傳來的翻譜掉譜、鼾聲,也側寫出聽眾辛苦的面貌了。也因此我在演奏結束後,也站起來致敬了,不只是為音樂家,也是為我自己經歷此一場合的經驗啊。同時在簽名會上,我也向音樂家表達「您真的辛苦了」的心聲。他確實將蕭士塔高維契音樂中在譜上所可能形成的音樂張力跟層次情緒堆疊出滿溢的感受,而結構仍能達到相當清晰度,可以說他對於這類35分鐘內完整形成一個小宇宙型式音樂的結構掌握度相當高,這種才能並非一般演奏者都可具有者。而當他「進入」音樂情境時,他確實能傳達出音樂的「美」,也能部分捕捉到作曲者對自我的「忠實解剖」韻味。當然,作曲者面對自我的恐懼、不安、脆弱,演奏者如果不是身歷其境同心同感,就是個人也具備相當強的內省能力,但這對演奏者是相當「殘忍」的經驗,顯然列夫席茲自己也清楚還沒真正全然「直指於心」,如我等挑剔者也清楚:現在技術不是問題,重在感受與心理面的問題。因此他也並未擺出要立即錄音的態勢,這是對的。今年為了這次演出,其實也讓他戰戰兢兢的練習,這也是給他一個溫習與思考歷程作實際演出的機會。他如果能有時間「靜下來」再思考三年,想想演出中間「有什麼問題」,要怎麼「解決」,或許以他對郭德堡所塑造的氛圍日益增長的情形看,在眼鏡蕭的音樂上是可以期待他再更「深切」的。



一位旅居加拿大的博友Yuan Huang如是說:「Lifshitz貌似跟台灣結下情緣嘛明年又去,羨慕的[失望]據說他很神!去年和今年的曲目都不是一般人能整的呀。」是的,我們已經在現場享受演奏家與主辦單位精心提供的大餐,接下來只看我們如何消化、理解與感受了。拿出「心」來體會,感受,不要被既有的音樂詮釋框架與印象限制,這是聆聽Lifschitz音樂需要作的事情,就這麼簡單。
期待再相會。是的,我的確期待與列夫席茲在現場音樂會中的再行相遇,下一次將是貝多芬與舒伯特。謝謝也辛苦了,Konstantin Lifschitz。

[照片拍攝者:阿魚、本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