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安東尼奧尼的《中國》




因為教學需要,平常經過唱片店作例行巡禮時,都會順道看一看影像區,若有可能提供補充需要的影片,衡量價位後,通常就會收下。最近的新斬獲/意外收穫就是安東尼奧尼的《中國》。

通常這部影片透過BT可以搜尋種子,但由於個人受限頻寬資源,也不太熟悉P2P操作,所以從未嘗試網路下載影片。這次竟然有人做成光碟,自是好事一件。這部影片以往只有耳聞,未曾親睹,既有機會得見,自不可輕放,199的價位,也在可接受範圍內。影片是207分版。



作為文革十年過程中,人民共和國與義大利建立外交關係後,率先受到人民共和國官方邀訪、拍攝影片者,安東尼奧尼一行人其實是用相當好奇的眼光看待那一塊世界的,而那裡的人們看到攝影機的反映,也是頗令人感到興味的。安東尼奧尼在申請拍攝的意向書中這麼說:「我計畫關注人的關係和舉止,把人、家庭和群體生活作為記錄的目標。我意識到我的紀錄片將僅僅是一種眼光,一個身體上和文化上都來自遙遠國度的人的眼光。」他們原本帶著詳細計畫表,到了中國卻發現無法按原計畫行事,只能在22天的實際拍攝期間趕拍,從北京、河南、南京、蘇州到上海,儘管旅程中有官方的嚮導指引,也拍出文革時代氣氛中的人民集體熱情。但是,安東尼奧尼做為一位敏銳、堅持自我創作風格的創作者,對人生活的興趣,在他的電影中一以貫之。他顯然仍是力圖求真,擺脫偏見的氣氛,拍攝他眼中所見的景象,除去那股被操控的氣氛。

一個例子就是在河南林縣拍攝期間,導演一行發現一群人行動舉止異常,他们帶著機器跟過去,來到一個自發的集市,人們帶著自產糧食、家禽、手製食品交易買賣。這一行為在當時是不被公開秩序所允許的。也因此參與交易的人們臉上明顯流露不安,貨物參差不齊。這與北京王府井商場中刻意安排的琳瑯滿目的商品、糧食充裕堆成小山的景象,恰好成為鮮明對比。也就是這樣的突襲拍攝,具有濃厚的時代見證意義,讓它注定在歷史留名。更為巧妙的是,在剪接後所呈現的成果(導演眼中所見的中國人民日常生活),未必符合毛澤東與江青的政治需要(拍攝革命的光榮面)。江青藉機發揮大作文章,發動群眾大會批判周恩來。1974年起發動為期一年的批判,據稱僅1974年2月和3月間發表批判就結集為200頁篇幅的《中國人民不可侮—批判安東尼奧尼的反華影片〈中國〉文輯》(人民文學出版社1974年6月版)。安東尼奧尼的名字甚至還被編進了兒歌之中:「氣死安東尼奧尼,五洲四海紅旗飄。」因此,《中國》也一度在原始拍攝地的中國成為所謂「反華」電影,導演本人也變成了所謂的「敵人」。這可以說是另類的「中國」現象。

其實,若以今日我們對文革十年的理解,電影中對於外間政治的腥風血雨多少是有所淡漠與美化處理,與「真實的文革」仍有所差距。這或許是受限於當時資訊所致而產生的「美麗錯誤」。對於文革生活淡漠的我們,觀看影片時或許更強烈的感受,是站在「他者」的立場,看著那一片陌生的世界。這種觀看他者的狀況,或許也不獨出現在台灣。歷經改革開放二十年的中國,新一代重看這部影片時,那種對上一世代的陌生感或許也是存在著,要想「神入」可非易事。這種親近與喚起回憶的感受,或許只有曾經生長在該時代者才得以替會。唯撇開此點,我們仍可以在其中,看到導演對於「人」的內在關懷,是勝過一切的。也唯有如此,在經歷時間淘淨篩選後,藝術的價值才得以獲得超越的存在。

直到2004年,北京電影學院為向從影數十年的安東尼奧尼致敬,舉辦回顧展,才於該場合中播放《中國》。被拍攝主體的中國,直到那時,才接受了這個《中國》電影。2007年,安東尼奧尼逝世,《中國》一片也於義大利發行DVD版。在一部電影的流傳背後,所潛藏政治與藝術的角力個案,似乎到此才暫且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