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艾馬爾的李斯特計畫



不要把艾馬爾想成是愛馬士,別搞錯了。

李斯特計畫
鋼琴,艾馬爾
The Liszt Project
Pierre-Laurent Aimard, piano
4779439‧環球
20112CDs

艾瑪爾的「李斯特計劃」,將李斯特與現代鋼琴音樂作品的連結予以清晰的呈現,企圖就長時間觀點呈現身為作曲家與鋼琴家的李斯特在鋼琴音色運用與寫作手法是怎樣影響了華格納、史克里亞賓、貝爾格、巴爾托克、拉威爾、梅湘等人影響力。在今年「李斯特年」一堆致敬作品中,毋寧是具有新意。就此意義言,收藏性居於滿分。他選彈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第二首傳奇曲》、《巡禮之年選曲》、《灰色的雲》也展現鋼琴作品的精華。對晚期作品選彈《第一號悲戚船歌》、《凶兆》顯示演奏者注意到李斯特對死亡的思考,後一作品在不和諧和聲與全音階的八度模進顯示和聲與音響張力的可能,亦啟迪史克里亞賓在此基礎上做出無調的突破。華格納鋼琴音樂作品能出現也是本專輯一大驚喜。李斯特對水波與光影的描繪,對於拉威爾的影響多為世人所知。演奏者在李斯特作品演奏的技術與音色運用相當明晰,清楚細緻地解剖出音樂的結構及紋理,令人嘆服。對現代作品特別是梅湘、貝爾格部分的演奏是演奏者的拿手絕活,在結構、音色變換的高度掌握及理解,自是這張專輯中最可聆聽的部分。這的確是十足艾瑪爾特色的展現。

原文刊登於謬斯客古典樂刊,59期,2011年11月。




相關宣傳訪談影片1



艾馬爾的德步西

鄧泰山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時間:2011年10月5日。
演出者


指揮 / 弗拉狄米爾‧維畢斯基Vladimir Verbitsky, conductor


鋼琴 / 鄧泰山Dang Thai Son, piano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aipei Symphony Orchestra


演出曲目


舒曼:《曼孚列》序曲R. Schumann: Manfred Overture 


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五十四R. Schumann: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 54 


柴科夫斯基:《曼孚列》交響曲,作品五十八P. I. Tchaikovsky: Manfred Symphony, op. 58


此次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下稱北市交)安排以舒曼與柴可夫斯基基於英國詩人拜倫創作的「曼弗雷德」為音樂會主軸,加上在舒曼《鋼琴協奏曲》構成音樂會,就曲目言屬於並非在本地常見曲目,用心可佩。至於邀請俄國客席指揮和鄧泰山協演,也意欲為北市交增添更多與國際樂壇知名演奏者協演經驗,以提升其知名度。
本音樂會上半場以舒曼音樂為主題,意念一貫。《曼弗雷德序曲》反應了作曲家由文學發想,將文學情緒融入音樂的用心。也許本場音樂會的亮點與主軸,以及前來音樂會的觀眾重心都放在鄧泰山演奏的舒曼《鋼琴協奏曲》。因為這可能是演奏者首度在台灣演奏協奏曲,成為看點不足為異。此一樂曲在現場演奏的機會其實不若蕭邦甚至某些莫札特鋼琴協奏曲為多,有一個關鍵問題在於約半小時的音樂中,鋼琴真正的休息時間並不多,從開頭的和弦開場,到最終的結束,都要求強音;鋼琴家還要有充足的耐力與專注度,以完成作曲者所要求那些接近綿延不絕、要求平穩跑動的連續音群。加以鋼琴和八十人左右的樂團編制競奏時,經常陷入如果聲音穿透感不足時可能被樂團吃掉的窘境,使得現場演奏的效果不若錄音突出。本次演奏也正好驗證此一樂曲現場演奏要演奏得好,是有其難處。

鄧泰山在第一樂章架構的塑造是有其可觀之處。他讀譜確實,也按照指示去達到作曲者所希望的音樂效果,也捕捉到舒曼多變樂思之間的游動,而有一定的氣魄與架勢。特別是演奏者擅長的弱音,放在舒曼音樂中也確實有其動人之感,增添舒曼抒情感人的一面。由於具有氣魄與架勢,使得鋼琴家至少仍撐得住第一樂章,以致其聲音的穿透度雖顯得虛了一些,和樂團齊奏時在聲音音域相近時兩者聲音疊在一起而無法清晰地被聽見,仍有其可聽之處。隨著演奏者體力的下滑,在第二樂章慢板和第三樂章的演奏,就顯出演奏者心餘力絀之情況。演奏者想在音樂中做到漸快與漸慢,但樂團可以做到突快而無法順演奏者之意做到漸慢與漸快,演奏者並非強力主導音樂的性格也使他無法決心穿出樂團,於是在一個略感尷尬的狀況下互相牽扯而結束全曲。演奏者確實不枉自我對音樂感受要求「誠實」之信念,可以說是用意志力硬撐完該曲的演奏。在場聽眾若對此曲較為熟悉者,自是對處於壯盛之齡的演奏者在演奏狀況不佳的情況下,仍盡力要求自我與堅持有所見識。

全場另一動人時刻也許是出現在鄧泰山在觀眾百般要求下所演奏之返場曲《升C小調夜曲》。演奏者以略顯快速的開場令觀眾感到訝異,但哀婉之中的不濫情與多面有轉折的情感塑造,令人覺得此一返場曲放在今天的音樂會中確實恰當,同時反應一位成熟音樂家對於音樂的成熟思考及見解。

北市交在整場音樂會中,最令人稱道的或許是木管樂部,放在柴可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響曲》中也是克盡其職,展現出柴可夫斯基對於木管樂器的瞭解與運用能力,為這首樂曲提升其可聽之感。樂團在此一樂曲盡情放大音量演奏,毫無顧忌,顯示這是指揮的要求。但樂團在低音聲部與弦樂合奏上的協調度,或許能做到基本的整齊度與音準,但如何能合出一個「好的聲音」,或許就是北市交仍在尋找的部分。何時能尋求到能夠帶團的藝術總監及常任指揮以紮實的訓練樂團,提升樂團的基本演奏水準,或許是北市交高層不能一再拖延,需要下定決心之處。

全文刊登於謬斯客古典樂刊59期,2011年11月號。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Konstantin Lifschitz的蕭邦前奏曲影像

演奏時間:2009年10月18日的莫斯科音樂院。
演奏者:Konstantin Lifschitz

這是一位對他所演奏的音樂充滿愛與深思熟慮後的演出。年輕人的熱血花稍,與今日的成熟穩重,對比甚大。請注意他的層次感與結構的想法及組合能力,第八首的推演相當不錯。二十四也是有凝聚力的收尾。他的拍點處理有其獨到之處,就算有所出格,確也能自成其說。

畫質平心而論,算不錯的。聲音錄製也還行,大致忠實傳達出演奏者演奏特色。
因為演奏時間有四十餘分鐘,提供影片者分成兩段。

第一段


Konstantin Lifschitz – Live in Moscow – Chopin Part I from Fresh Digital Produce on Vimeo.



第二段


Konstantin Lifschitz – Live in Moscow – Chopin Part II from Fresh Digital Produce on Vim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