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

NHK「那個時候的歷史活動」300集日中關係正常化

該節目由NHK大阪放送局製作,日本固定於每週三10:00-10:43播出(日本時間),世界台則於星期四晚上10:00播出(台北時間)。看今年九個月節目表顯示,通常是以日本戰國歷史為主題,每個月會有一集製作20世紀的主題。第300集正好是談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關係正常化,而製作播出時正好是國交正常化的50年,自有其重大意義。[所有圖片均翻攝自該節目]


由於韓戰爆發、冷戰壁壘的形成,戰敗國的日本在國際因素運作下重振生機。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在國際法上結束戰爭狀態。由於中國處於兩岸分治的局面,究竟由誰來代表中國簽訂和約成為爭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爭取出席舊金山和會未果,中日之間的和約必須另行簽訂。9月8日,日美簽訂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正式結成軍事同盟。日本在國際外交上必須考慮美國意願,更成事實。1952年的4月28日,中華民國政府與日本正式簽訂中日和約(日華和平條約),雙方重建國交關係,發展經貿往來。中日和約係依照《舊金山和約》第二條,日本放棄對於台灣、澎湖列島、西沙群島及南沙群島之主權而來。因此,對中華民國政府來說,簽訂中日和約,是確立了中華民國接收台灣的國際法效力。日本在國際法上也正式放棄台澎等地的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此自是抱持不予承認的態度。


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雖無正式國交關係,官方支持民間建立經貿往來關係。1960年8月27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會見日本貿易界人士,提出「對日貿易三原則」:政府協定;民間合同;個別照顧。至1962年11月,雙方簽訂了「中日長期綜合貿易備忘錄」,兩國關係「以民促官」的特徵日趨明朗。

日本與中華民國的關係,在1970年代隨著外交及冷戰形勢的變動而變化。美國為脫離越戰泥淖,希望與已與蘇俄鬧不合的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拉中制蘇。中國在與蘇俄發生衝突後,希望東向突破,尋求聯盟,處理日本關係就成為戰略考量之一。當尼克森訪問中國、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席次後,日本何時與中國恢復國交關係,也成為日本的政治話題。商人出身、主張與中國恢復關係的田中角榮當選自民黨總裁、組閣擔任總理,即朝此一大方向活動。


此前,中國曾提出原則,宣示雙方若要恢復國交,必須承認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代表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宣布舊金山和約無效。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29日,中日兩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建立正式外交關係。該單元節目合製者之一的外務省即由當時的中國科長、條約科長等人士出面,接受訪問,並提供媒體拍攝訪談紀要等檔案畫面,談論田中及日本一方是如何決策的過程。

田中去中國訪問時,在公開場合談及中日過往時,以「為中國造成困擾」一語輕描淡寫雙方的歷史糾纏,引發中方譁然,周恩來立即疾言厲色予以譴責,日方為此傻眼。再加上談判條件進展不順,日方外交官坦言已有最壞打算的心理預期。最後毛澤東和田中會面,狀似瀟灑地口稱吵完就算了,給田中一個下台階,也為中日國交正常化開了放行的綠燈。

既然中日宣布國交正常化,在不可能雙重承認的情況下,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與日本斷交,中止正式外交關係。日本於台北以及高雄設立日本在台交流協會,台灣則於東京,大阪,福岡等地設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辦理實質外交事務。中國方面,堅持否定先前中日和約的效力,但是日本堅持和約已生效力(如台灣已交中華民國政府,不可能再收回由日本管轄),不能追溯既往。因此,中日雙方直到1978年8月12日才簽訂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結束國際法上的戰爭狀態。

該節目也邀請專研中日外交關係的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石井明與主持人會談,說明當時中、日、台三方的外交角色。製作頗為用心,也有一定的視野。


日本對於中國問題的長期關注,自有其政經利益在內。身為中國的鄰居,要知道其如何思想、行動,在日本人的身上是具體展現無疑。教育單位對於研究中國問題的學生,會以專門經費補助他們前往中國修讀語文、在當地體會風土民情,研究經費補助也沒有少過。看看日本,想想台灣,我們的教育機構與政府開始,是否也願意投注那般心力在此課題,答案已不證自明?民間更應靠自我努力,開展視野,而不應、也不能以仰賴政治利益的提供的訊息為滿足。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NHK紀錄片時段影片「我的父親是誰?」

2007年9月24日,中秋節假期,將電視轉到NHK 世界台,正巧是特集的紀錄片時段。播放NHK製作講述二戰結束後,德法混血兒的生長與尋親影片,名為「我的父親是誰?」

如果有看過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雷奈導演,1959)的朋友,應該對Duras提到和德國人交往的法國女性,在戰爭結束初期的遭遇--為同鄉人士仇視,公然剃髮遊街凌辱的創傷--留下視覺上的深刻印象。該紀錄片中也播放出由法國INA典藏的紀錄片段,在那些片段中的女性,有低頭不語者,也有回罵者,態度不一。但那種強大的情緒力量(仇恨、報復)要尋求抒解管道,而以女性為宣洩出口,是在那些黑白影像背後清晰浮現著。

戰爭陰影不只及於當代人而已,他們的下一代也會受到影響,這在德法混血兒身上是非常明顯的。他們出生以後,在最初以為自己是法國人,念的是德法交戰的歷史,感受的是法國人對德國人的敵視,對自己的身世不盡瞭解。只知道「父親是誰」的問題,是一大禁忌。有的義父會在他們小的時候,誠實告知「你的父親是德國人」。他們得知身世後,在倍感驚訝與困惑的同時,有些人會選擇刻意將這段過去埋在心裡作為秘密,有些人自此埋下尋親的願望。在尋根的過程中,有時會遭到親友的嘲諷,而感到心酸。他們的法國認同中,多少有幾分苦澀。而德法之間的關係逐漸緩和,才是他們勇敢踏出尋親之旅的最大推力。


(翻攝自NHK影片《我的父親是誰》)

這些德法混血兒的訊息來源,在德國柏林有所「軍事情報中心」[?],詳盡保存戰時德國軍人的相關檔案資料,也是這些尋親者最倚賴的管道。德國當地有專人為他們提供相關服務。法國當地的支持團體,則為這些尋親人提供聯繫管道,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孤單的。透過這些管道,尋親者才能夠繼續找下去。

這部影片不只呈現子女尋親的想法與心路歷程,也不忘呈現一位母親作為一個曾經被追獵的「女巫」,如何面對過去的歷史經歷,及自己在敵視氣氛中如何活過來的說法。這位母親對自己愛上德國男性並不感到後悔,對於鏡頭講述過去所遭受的待遇,也能夠平靜以對,頗見豁達。她在影片中,也坦承自己對於該不該告訴子女自己是德國人的孩子是倍感猶豫,而選擇矜口不言。在50分鐘的篇幅中,兼具兩代角度,尚屬周全。


(翻攝自NHK影片《我的父親是誰》)

幸運的子女,終可在父親老病去世前,見到他最後一面。讓彼此都曉得對方的存在,消解彼此的遺憾。而這些子女,對於自己身上兼具的德法背景,也不再排斥或隱匿,為自己的德國人特質「重紀律、守時間」,或可津津樂道,得以正面面對。


(翻攝自NHK影片《我的父親是誰》)

乍看之下,這一題材似乎跟日本人是八竿子也打不著關係的。但是細想一番,戰後有多少日本人的子女也流落在外?他們又將如何理解看待自己的認同?日本人又如何面對這些人?也跟日本自己有幾許切身關連。立基本土,但眼光放遠放寬,要有格局,可一點也不含糊。而日本NHK為製作一個50分鐘節目,就播出相當的製作預算,願意去跟INA買版權的大手筆,其精心求備、尊重版權、重視文教的態度,更可值得我們注意。

2007年9月24日 星期一

Happy Birthday to Muzik



由三位盲劍客合作成立台灣現存唯一以古典音樂為主題的Muzik雜誌,已經發行一年十二期了。身為雜誌主筆群之一,自然對於雜誌能撐過第一年也相當高興:)希望刊物的未來能走得更加平順穩健。

在近日台灣因為低氣壓盤旋,雨勢乍落未休之時,M刊舉辦了一次酒會,地點在台北市中心濟南路上的台北愛樂管絃樂團暨亨利梅哲音樂文化館。該場地小而溫馨,除了咖啡廳之外,也包括音樂試聽區及小型表演廳。試聽區唱片陳列如下。




在咖啡廳區,除了音響播放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外,也有著小巧玲瓏的酒會食物,供大家解饑。






既然是音樂刊物,舉辦一場小型音樂會是非常自然的。陳世偉為大家帶來悲愴第一樂章、交響協奏曲、梅菲斯特圓舞曲。場地圖及使用鋼琴見以下兩張照片。






音樂饗宴之後,舉辦酒商的威士忌試酒會,18年的酒確實香醇好喝,不過市售價3500元,不是我這種小人物負擔得起的:(。接下來活動是Peter以簡單的吉他演唱歌曲,為Muzik慶生、切蛋糕。離開場地時,大雨不歇,但晚上的塞車潮已經結束,夜晚的台北市區交通,終於恢復順暢。


2007年9月3日 星期一

8月17至22日在北京




在北京開會發表論文時,無意間住在展覽館附屬賓館,正可趁此一觀這座反映歷史縮影的建築物。
北京展覽館簡稱北展,是中共建政之後接受蘇俄援助「一邊倒」之後,所興建帶有濃重俄式公共建設味道之大型建築。完工時由周恩來剪綵,毛澤東題字。高9-18米,佔地2萬餘米,附設展覽廳,另有可舉行芭蕾及音樂表演的劇院。
Posted by Picasa

旁邊原有15個圓盾,上刻前蘇聯加盟國徽誌,後因蘇聯瓦解而撤銷,今天成為表演預告的看板,時光及世局流變,正好於圓盾的用途轉變上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