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9日 星期六

台灣人物析論相關人事物的link[2008春]

國立編譯館吳鳳傳說分析 http://www.nict.gov.tw/tc/learning/b_3.php

日本後藤新平記念館 http://www.city.oshu.iwate.jp/shinpei/

後藤新平的鴉片謀略 http://www.adanstar.com/FF/174-757.html

中國官式的宣揚劉銘傳 http://mil.news.sina.com.cn/nz/jnlmc/index.shtml

林獻堂與近代台灣民主運動 http://www.twhistory.org.tw/20011022.htm

林獻堂紀念文物展 http://www.mtvs.tcc.edu.tw/lin/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防空海報 http://jpimg.digital.archives.go.jp/kouseisai/category/poster/toukakansei.html

業餘醫者江文也 http://blog.xuite.net/shihjen1969/blog/15734126

林獻堂、劉吶鷗、李香蘭 http://www.wretch.cc/blog/trackback.php?blog_id=coolchet&article_id=16848651

純純 http://blog.sina.com.tw/davide/article.php?pbgid=28994&entryid=574073

台北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http://ncm.culture.gov.tw/

錦西街蔣渭水紀念公園 http://blog.xuite.net/jerrylin6611/oldtimes/12154956

賴和紀念館 http://km.cca.gov.tw/laihe/

前台共人士談謝雪紅 http://www.xiachao.org.tw/?act=page&repno=588

雷震 http://archives.sinica.edu.tw/main/52/la/la.htm

殷海光故居 http://www.daan.gov.tw/service2/tour/civil01.asp?CH=12

國史館雷震 http://www.drnh.gov.tw/www/page/C/ray/index.htm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12屆魯賓斯坦鋼琴大賽初、二輪賽況線上收看

第一輪38位選手,可連至http://www.arims.org.il/competition2008/pages/english/media_archive.php?stage_id=3&competitor_id=17
依照姓名點選。演奏40-60分鐘曲目。

第二輪16位選手,可連至http://www.arims.org.il/competition2008/pages/english/media_archive.php?stage_id=4
方法同上。演奏50至60分鐘曲目。

第三輪需演奏室內樂曲及協奏曲一首。決賽演奏協奏曲一首。



一如往常,亞洲選手參賽不少,安寧也去玩了一遭。一些近年鋼琴比賽的老手也參加了,其中以台灣身分參賽的胡瀞云、范姜毅,由胡晉級決賽,最後和以色列選手共同獲得第二名(第一名從缺)。從近兩年在其他比賽線上收看她的演奏,她的成長相當穩健,這次表現的確相當好。在此鄭重致上祝賀之意。期望她能順利如受訪時所言,盡快在台灣展現所學成果。


[圖片來源:胡瀞云官網]她師大附中初中部畢業後,赴美留學。根據官網記載,她在茱利亞唸書期間,曾跟從Herbert Stessin and Oxana Yablonskaya習琴,並攻讀室內樂課程,並陸續參與Leon Fleisher, Richard Goode, Murray Perahia的大師班。近年並接受Seymour Bernstein,Sergei Babayan的私下指導。長年在New York WQXR主持節目的鋼琴家兼樂評人David Dubal,如是評析胡瀞云是一位兼具力量、詩意、色彩及技巧性的鋼琴家:"Ching-Yun Hu is a pianist of power, poetry, color and virtuosity…Don’t miss her!”2007年,胡瀞云贏得辛辛那提鋼琴比賽金牌,2007-08樂季將依照主辦單位合約在美國各地舉辦演奏會。

她已自錄CD一張發行,官網media區置放部分曲目可供試聽下載。

由於新聞報導中,一直沒有列出相關曲目,順道將胡靜云參賽曲目完整登載如下:

STAGE I - RECITAL

Leighton Fantasia Contruppuntistica, op. 24
Mozart Sonata no. 15 in D major, K. 576
Granados Spanish Dance: Oriental
Ligeti Etude no. 10 "Der Zauberlehrling," Book I
Chopin Etude in A minor, op. 10, no. 2
Scriabin Etude in C-sharp minor, op. 42, no. 5
Chopin Barcarolle, op. 60


STAGE II - RECITAL

Granados El Amore y la Muerte, from Goyeskas
Chopin Rondo in E-flat major, op. 16
Kopelman Everything is Foreseen and Free Will is Given
Ravel Ondine from Gaspard de la Nuit
Rachmaninov Sonata no. 2 in B-flat minor, op.36(1931)


STAGE III - SEMI-FINALS [A]
Dvorak Trio in E minor, op. 90 "Dumky"

STAGE III - SEMI-FINALS [B]
Beethoven Concerto no. 1 in C major, op. 15

FINALS

Prokofiev Concerto no. 3 in C major, op. 26

本屆評審名單如下:評審團:Arie Vardi, Chairman
Peter Cossé, Thai Son Dang, Claude Frank, Yoheved Kaplinsky, Robert
Levin, Piotr Paleczny, Nikolai Petrov, Menahem Pressler, Uri Segal
Tamas Vasary, Jonathan Zak

二獎得主也需依照主辦單位規定,參與由其安排、主導的音樂會,雖然場次不比一獎多。衷心希望二獎得主也能分到因一獎從缺後而釋出的部分音樂會邀約,這會有助於這些得獎者的音樂事業有個穩健的起步。

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林滿紅,《獵巫、叫魂與認同危機:臺灣定位新論》



林滿紅,《獵巫、叫魂與認同危機:臺灣定位新論》,台北:黎明文化,2008。
頁數:212。

有關1970年代中日恢復國交及其大背景,可參本部落格前文。本書是林教授在《晚近史學與兩岸思維》後,嘗試將其有關中日和約與臺灣國際法定位的相關時論文章,予以系統整編後的文章結集。為求便於一般讀者理解,其寫作策略已較其專業論文淺近平易。熟悉林教授近年關注主題者,應相當清楚她對中日和約在臺灣史上所具備的重要性,及其在作為現代「中華民國」法理有效統治,與主權行使範圍的確立,是力主學界與社會大眾應多予應有之關注。因此,她不認為臺灣主權是屬於「不可談」或現階段「宜避談」;她也不認為跳脫國際法既有對國家主權認定標準,就可爭取更多的外交承認。因此,她認為從中日和約的國際法地位出發,去談中華民國的主權定位是較為可行的,這一部分自與戴天昭教授的大著《臺灣國際政治史》有所對話。至於在具體策略上,作者似乎較為認同以台澎金馬的「中華民國」之名爭取返回聯合國。學者關心世變之意,亦已透露在其字裡行間。



本書標題中的「獵巫」、「叫魂」,代表人們既存的社會禁忌與社會恐懼,以孤苦的女性或社會流動的邊緣人為犧牲品。談論臺灣的主權之同時,也必須正視臺灣歷史的過去及歷史記憶,充滿了多民族、多文化的一面,實不應予以刻意壓抑或漠視,否則將妨礙我們自己對於真相的理解,難以掃除因不瞭解而產生的恐懼。而近代台灣史臺人身分的變動,就應從馬關條約為開端,它使臺灣人在國際法上從「中國人」轉變為「日本人」;商人赴日本與中國貿易的性質也有所轉變,進入日本勢力範圍的福州及日本本土為「國內貿易」,到香港成為「國際貿易」,要領日本護照方得以行走。而二次大戰結束後,海外華商的國籍地位尚屬未定,直到中日和約簽訂後,才再度從「日本國國民」轉換為「中華民國國民」。中華民國--臺灣的身分及國家認同的公約數,自可就此展開。

基本上,林教授的論點,多植基在事實面的認定,如強調隨條約而生的「國籍轉換」帶出的事實管轄權,使台澎金馬領域已經明確成為一塊「中華民國」所領有並行使主權的國家。而戴天昭的論著,則是列舉國際法及條約法理上的依據,指出「台灣地位未定論」,以及台灣尚非一個為國際所認定的國家。雙方的對話雖均以條約為交集,但分歧之處仍未能有一明確的解決。也許,這一問題的解決,仍待國際局勢的演變以及人民的認同意識而定吧?但,這不意謂我們得採取不聞不問的態度,事實上這正是我們要瞭解問題的最好時機。


比較有意思的篇章應是在討論琉球在東亞貿易圈的地位一文,探討東亞經貿形式一直是林教授的專長。琉球一度是日本、東南亞、朝鮮與中國貿易的重要中介,也因此在中國的朝貢貿易中佔有重要地位,那霸的昔日風華可見附圖,而台大圖書館特藏的《歷代寶案》亦為琉球經貿外交文書的具體實證。在18世紀中日絲銀貿易的中轉站中,琉球跟臺灣都是其中之一,這也是鄭氏父子所從事的轉口經貿活動。但從18世紀以後,眾多新興中轉地出現;加以日本內需白銀日增,銀產漸少,導致中日絲銀貿易式微,在1775年前後完全消失,對琉球的經濟造成影響。而政治上,九州薩摩和琉球間的關係加強,使琉球增加對江戶幕府的朝貢次數,琉球雖大量引進中國文化以建構自我,但受日本箝制日深。1872年,日本攝置琉球藩,歸外務省管轄;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日本勒令琉球停止對中國朝貢。1875年後,日本將琉球事務轉歸為內務省處理,1879年將之納入日本版圖。因此,從近代東亞歷史看,琉球王國實為夾在日本與中國夾縫之間的小國,力圖依靠其經貿地位求生,和中國、日本都存在朝貢關係,力圖透過靈活的政經手腕,以維持國家尊嚴。各陣營對此或有不同解讀與啟示,就看讀者怎麼想了。

2008年3月9日 星期日

巴倫波因談貝多芬—大師班錄影

本文原載於《Muzik‧謬斯客古典樂刊》,期17,2008年1月,頁124。

Title: Barenboim on Beethoven Masterclass
Director: Allan Miller
Characters: David Kadouch, Saleem Abboud Ashkar, 郎朗, Shai Wosner, Alessio Bax, Jonathan Biss, Daniel Barenboim
Running time: 328 mins
Disk: 2DVDs

巴倫波因以鋼琴神童之姿出道,近年在指揮及推動以巴以音樂交流進行溝通和解上,均有其出色表現。2006年間,他在歐洲、美國、日本主要電台的聯合製作下,指導六名鋼琴新銳演奏貝多芬奏鳴曲,並拍攝大師班教學紀錄片,值得關注鋼琴教學的教育工作者及愛樂者注意蒐藏。附錄內容的製作相當用心,除介紹貝多芬音樂生平及重要事跡外,也簡述鋼琴製作史,有一定教育性價值。

這六名新銳就經歷看均非泛泛之輩,選擇上也帶有幾許政治正確意味,也一併巧妙烘托出巴倫波因的大師地位。這六人是法國籍的David Kadouch(1985-,2005年國際貝多芬鋼琴大賽三獎,已在Naxos發《皇帝》協奏曲)、以色列籍巴勒斯坦裔的Saleem Abboud Ashkar(1975-,曾在漢諾威音樂院與Arie Vardi學習)、中國籍的郎朗(1982-,DG合約)、以色列籍的Shai Wosner(1976-,2005年Avery Fisher獎得主)、義大利籍的Alessio Bax(1977-,2000年里茲鋼琴大賽首獎得主,已獲華納合約)、美國籍的Jonathan Biss(1980-,入選BBC青年音樂家培養計畫),半數獲得EMI發行唱片,也考驗唱片公司挑選新人的眼光。

觀眾會在影片中看見新銳自述何以從事演奏,演奏實況、巴倫波因的指導、觀眾提問,最後附錄巴倫波因演奏同樣的樂段影片。取鏡攝影成功精確捕捉到演出者的手部、身體及面部動作,對愛樂者的觀察相當有幫助。在英語表達上,巴倫波因在指導過程中以貼心、不失長輩風範的方式提出他對音樂的見解,要求新秀從整體架構面「構思」以免見樹不見林,確實掌握音樂的重點、發聲的藝術、有方向感的演奏、重視休止符營造氣氛的功用、細節上不能以快忽略了應該表現的音符。但在課後的聚餐,觀眾又看到他們能「哥兒們」的吃中國菜,展現兄弟般的情誼。

六位新秀大多選擇與自身年齡相近的中期鋼琴奏鳴曲來接受指導,只有雙B(Bax、Biss)挑選了深具內省風格的第29及30號奏鳴曲。他們的演奏基本上相當流暢,也不乏個人化的處理。如Kadouch在《第16號鋼琴奏鳴曲》有其輕巧面的處理,面對巴倫波因的提問,敢於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展現新新人類的自信感。最年輕的郎朗面對鏡頭儘管是秀味十足,在《熱情》的課程中仍展現個人悟性及靈活反應,讓人理解他何以深獲長輩青睞。Wosner和巴倫波因為了一段音樂琢磨多時的耐性,也令人對藝術追求完美留下印象。Biss的演奏手形與虛心求教的作風,也讓觀者印象深刻。

巴倫波因回答觀眾提問時表示,音樂是在追尋各種可能性的過程,隨時處於變動的狀態,因此,拓廣自己對音樂家所寫各種曲目的理解是相當必要的。演奏家千萬不能陷入只瞭解某類曲目的窠臼中,這種經驗之談,確實是值得所有習樂者,以及愛樂者所應深切省思的!

ps.在youtube上頭可看到Barenboim對Bax談Hammerklavier的段落。
至於Jonathan Biss的演奏,有EMI為他拍舒曼專輯的宣傳影片

2008年3月7日 星期五

來自星星與月亮的消息

書名:《星星、月亮、太陽—胡適的情感世界》
作者:江勇振
出版訊息:台北:聯經,2007,474頁。



由於胡適在近代中國的重要地位,從學術、到生平大事、交友網絡、政治思想、時評、情感糾葛等角度出發書寫胡適傳記、論文,由此衍生的「胡學」,可說是個別人物研究中相當顯著的部分。任教於美國德堡大學歷史系(University of De Pauw)的江勇振(Yung-chen Chiang)教授,就在前人研究成果,加以新檔案資料為基礎,以學科綜合的視野(中國史、美國華人史、社會史、婦女史)下筆,不僅為胡適,也為這些女性,有了更豐富的生命傳記。

近年男性學者們陸續考掘胡適vs.曹誠英,胡適vs.韋蓮司,胡適vs. 羅慰慈,胡適vs.哈特曼的情緣,多認為胡適在恪守承諾娶了江冬秀,成為傳統婚姻制度的「受害者」,多以「同情理解」的心理包容其精神出軌,情緣之產生及其結束,仍證明胡適是會為珍視自我羽毛而犧牲私情的男性。作者則另闢新論,指出三顆月亮:江、曹、韋,誰是他的最愛?而更特別的是胡適駐美期間所出現的婚外情—「星星」,所具有的種族、年齡、社經地位的差異,與他不必提出承諾,也不會有糾葛有關。而這些星星、月亮們,又是如何看待感情中的愛恨嗔癡,及她們眼中的「太陽」及其感情/男女地位觀?

由於胡適的名聲太著,是一個「最對外公開,卻又是最嚴守個人隱私的人」,是自傳資料最豐富的人,卻也在生前有意識地審查修剪、隱藏自己的私密。甚且故意耍聰明,設下迷障,既可誤導,又能順道考驗日後的研究者是否能有所突破。圍繞在他身邊的女性們也深知此點,在公布資料前多有意識地進行「審查」。本書的撰寫,其實在某種角度上,也是胡適及其愛人們和研究者之間的競賽對決。而若非1949年前後共軍逼近北京城下,迫使胡適倉皇離開北京而未及帶走大批信件,文稿及部分日記,晚年無法再行刪減內容;而若非大環境改變,檔案資料逐步公開,後人要想一睹其情感世界,就會難上加難了。換言之,沒有這些月亮、星星們捎出的訊息,太陽是很「吝嗇」於展現在自戀之外的其他人格面向的。

作者以為:胡適雖然愛調情傳意flirt,但還不算是一個會憑藉自己的名聲與地位,見獵心喜,或來者不拒的「掠食者」(predator)。(江著,頁6)而胡適在學術、藝文界聲望如日中天時,也就此開始與女性關係的多元發展,和曹誠英的一段情就是這時間的高峰。而1930年代末期,是胡適國際聲望的高峰,有社經地位的本錢,也敢於進行「獵星」,在下意識中也是一種對白人男性種族優越的反擊。在三顆月亮中,妻子江冬秀在信件中展示她的愛及寬容,以及在直覺中的憨直和果斷。現存信件量最多的韋蓮司,在早年有其特立獨行的個性;在戀人階段,則夾雜景仰、激情、相思、哀怨與煎熬;成為忘年之交後的體貼與關懷。曹誠英的敢愛敢恨,對感情的付出與要求,清晰呈現在少數信件中,也是中國「新女性」的縮影。其他中國女學生對胡適的崇拜心理,也使得他的桃花緣不斷,但他也會被過快的進展所驚嚇而退縮,偶爾再予挑逗,終使之流為一場「單相思」。在單戀胡適的女性中,友人朱經農的妹妹朱毅農愛不成而精神分裂,可能是作者稱為可能是最悲慘的。(江著,頁205-6)徐芳在胡適1937年赴美之後,也死心另嫁他人,直到二十一世紀,她與胡適的一段往事才見諸公眾。



[圖片來源:胡適紀念館。江冬秀與子女合照。]作者對江冬秀的描述相對前人而言,已較為持平。他支持唐德剛的說法,認為江冬秀是胡適的內助,是胡自己也很清楚的。他指出,在胡適決定遵守母親定下的婚約時,他自己也確認自己的「擇偶之道」。胡承認夫妻要在知識唱和,已比登天還難;此種缺憾可透過友朋補足。也因此,他儘管和妻子存有無可跨越的鴻溝,在學術、思想、人生、感情的體認上都有差距,卻也對妻子付出情、愛與感激。儘管夫妻間在1920年代中期夏夜藉酒消愁,兩人感情因女兒之死達到谷底,他對妻子的熱情也隨時間消逝,但仍有惦念、恩愛之情,夫妻倆就這般爭爭吵吵地過了一輩子。而胡適既然從友朋間得到知識上的滿足,從情人身上獲得知識的渴望便相對減低,更在意於從情人身上獲得慰藉。而江冬秀經過胡適的刻意教導後,即便寫信無法完全免於白字,卻也能寫出一番素樸的白話文。

個人以為,展露作者跨領域研究的案例,當以韋蓮司(Edith Clifford Williams, 1885-1971)最具代表性。韋蓮司出生於富裕之家,曾是一個有前途的前衛藝術畫家,有事業野心、不修邊幅,在外以男性化的Clifford William活動,與堅守維多莉亞教養的母親關係緊張。但也是傳統女性顧家意識仍未完全消失,讓她在關係親密的父親過世後,回家承擔起照顧病姐、陪伴母親的重責,在兩難中決定犧牲自己的藝術事業,也是世紀初美國新女性的困境縮影。正因為這一層決定,讓她起初與胡適認識時是處於優勢美國畫家vs.弱勢外國留學生(排華法案禁止結親,社會的種族優越感)、藝術與關切女性問題的啟發者,甚且是姐姐般角色,胡儘管愛慕韋,卻難有超乎社經地位的決定。

但是到了1930年代時,韋蓮司面對胡適,社會、經濟、知識地位的優勢均已不再,又成為世人眼中的「老處女」,主客易位。但當兩人關係不同後,在胡適與韋蓮司的信中仍不輕易流露他的真情,決絕程度「彷彿一切從未發生過」。這種心理頗令人感到費解。胡適對女性之故作衿持並不新鮮,但無情面卻少為人所提及,最甚者是「有新人忘舊人」,坐視新人對舊人之示威。這可能是以往研究「胡學」者最意想不到之處?




作者試圖解答胡韋之間的關係為:對胡適而言,韋蓮司是個需要付出很多「相思債」的情人,在身邊女性垂手可得,又出現新歡之際,何需費心維持?在胡適身邊的「知己」多以男性為中心時,這些女性終究只是過客,能成為他的「知交」者更屬不易。當韋蓮司深愛胡適後,再也無法不將跟他求婚的男性和胡適相比較,在無法脫離此一標準後,韋蓮司在情感上的要求便不只是一個家庭、過平淡的生活而已。

韋蓮司如此表白個人觀點:「當一個人老的時候,很自然而且光營正大的,會希望去尋找氣味相投的關係(companionship)—越是老,越是飢渴地需要這種志趣相投的關係,比身體的需要來得更飢渴。」她不要這樣的婚姻:「跟一個沒有蓬勃之氣、沒有想像力的人生活在一起也許可以過得很安穩。然而,可能會有那麼一天,我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對他,已經厭惡到了不可能繼續服侍他的地步,這是我所害怕的。」(Williams to Hu, Nov.28, 1937)(江著,頁319)

但在表白之後,韋蓮司也明知胡適不可能離婚。最後,她拒絕一位鰥夫的求婚,以胡適的「知交」為最終定位。

韋蓮司既是「知胡適者」,也是「愛惜胡適者」,她為胡適形象的維護也不遺餘力,這就是她希望有人研究胡適,願意提供資料給台北的胡適紀念館;卻又提供刪節後的「副本」,甚至想抽換信件內容的原因。因此,胡學中不僅胡適個人自我進行對隱私的「審查」,熟知他的女性友人,不管是韋蓮司,還是後來的羅慰慈也參與了這一過程。

作者以為,過去研究胡適者,多是一種男性的目光(male gaze)的反映,假定女性在情慾地位中的被動、不自覺,男性成為主體及鑑賞者,女性是鑑賞品、對象景物。而作者要如何在寫作上有所自覺,不把女性當成被把玩的對象,是相當重要的。而在這種目光下,女性的個性就會流於平板,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他的寫住,正是要破除這樣的窠臼。沒有這些女性的情感掙扎,才構成這份情感世界中最動人的篇章,進而展露了胡適的另一層自我。而當研究者突破胡適所設下的文字迷障,讓故事主角展露他頑童式的「被抓到」的表情時,可能才是雙方腦力激盪結果的新階段吧?筆者以為,本書可為有興趣於敘說個別人物故事者,作為一個不管是在研究方法、觀點及史料考證上,均有特出之處的案頭參考之作。

末記:筆者讀完本書後以為,胡適應該慶幸,生活在一個傳播媒體對名人私欲的窺探尚未到達極致的時代。否則以胡適如此勤於「招蜂引蝶」,若是碰到對方向媒體爆料,再設局存證,包管會成為小報的頭版標題「名校校長爆婚外情」,遭到道學者的口誅筆伐。胡適要想再如何「珍惜羽毛」,要想全身而退,恐怕也會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