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20150220大阪交響樂廳土魯斯交響樂團

從去年7月大阪行後,都沒有機會碰到關西大阪一帶的古典音樂演出,從而進行音樂廳考察。這次在「選日不如撞日」的情況下臨時發現大阪交響樂廳有樂團演出,便決定臨時調整第二天晚上行程先到大阪一趟,也因此錯過在京都看Fritz Lang「大都會」默片聽小型樂團演出的機會(到達大阪時接到的訊息),這只能說有一好沒兩好,「殘念」了。

北野天滿宮的梅花



下午參觀完北野天滿宮,拍拍梅花之後,就先到JR京都吃個草莓蛋糕下午茶,填點肚子,隨即避開下班人潮,前往大阪。

大阪交響廳正門

大阪交響樂廳其實是在新大阪站附近還要再轉車的福島站區域,由於我對這區域並不熟,因此找路也花了點時間,不時拿出口袋中的地圖確認方向,不過步行五到六分左右,略暗的燈光下,看到小公園附近有黑色轎車出入,心想「應該是那一帶」吧?走過去,果然對了。買票時得知最低票突破一張諭吉了,但既來之,則安之,就當是一場比較貴的「拜觀料」罷了。


進場後決定先找點輕食享用,其實這裡的輕食餐廳水準算不錯,三明治放了道地的醃黃瓜與美乃滋,麵包口味也夠多樣,物價也尚合理。這場演出因為有東芝電器贊助,我可以看得出來「客層不同」,進場之後才發現,其實觀眾顯然是「生面孔」的看客性質居多,感覺上跟關東欣賞客層的FU不太一樣。不過我們還是得說啦,就算是企業贊助的,音樂廳本身透過廣播多多「教育宣導」,加上日本人基本的「禮貌」訓練,至少手機響這種超可怕的事情沒有在這次發生。臺灣觀眾的自我約束力要多加油啊。

卡拉揚指揮照片放在廳內一角

大阪愛樂廳是1980年代落成的音樂廳,殘響兩秒,音響相當優越。容納觀眾數達1704人。作為日本第一個古典樂專用音樂廳,的確是夠老牌了。卡拉揚與柏林愛樂是落成演出的第一個團隊,也稱讚它是世界上排名前矛的音樂廳之一。廳的裝飾的確展現了泡沫經濟前「日本一」的驕傲感。我買到的座位是在交響樂團的後面,聽的聲音跟樂團在台上聽到的是一樣的,清晰有層次,的確不枉其設計,很容易將樂團想要的清晰明確效果傳達出去。


官網中的音樂廳影像,富麗堂皇中有反射板的巧妙規劃

這次的演出曲目是德步西牧神午後、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穆梭斯基展覽會之畫(拉威爾改編版)。該怎麼說呢?就是很「高盧味」的安排。土魯斯樂團還是一樣女首席,索基耶夫指揮。這次隨團演出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的是動作派卡普松。

面對觀眾席的座位

管風琴

前面十分鐘,就是樂團半走台的性質,不能說好或不好,反正午後春夢也就是幾分朦朧吧?管樂一如意料的出鎚,第一個音下去的Timing就錯了(嘿嘿,直覺超準的),該怎麼說,一如我的預期,最好的表現其實還是在聖桑。動作派卡普松今天有拿出比較好的演出專注度,至少該走鋼索耍花招沒摔下來的地方都作出來,這也就夠了,再加上他的名琴還是有加分的作用。比起上次在台北聽到他心不在焉忘譜處處的葛拉祖諾夫來說,聖桑還是他口袋曲目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我不吝惜的給了他「Bravo」的呼聲,至少他這樣的演出讓我覺得那張諭吉頂在這時刻還有點道理。至於他的返場曲,就是老哏精靈之舞,我實在也不想說什麼了。

下半場的穆梭斯基,在巴伐利亞、馬林斯基、NSO三團不同程度的考驗之後,再聽到第四遍應該也是什麼話都不想說的狀況了,只能說土魯斯的合奏度與厚度在巴伐利亞面前真的還是有程度上的差別的。高盧人的驕傲及矜持或許還是骨子裡很難拿掉的東西,放在這些有點「野氣」的部分上會顯得不夠開。當然,索基耶夫的指揮動作還是很漂亮,近距離看得夠盡興啦。至於返場,嗯,一如預期:阿萊城、卡門序曲、鬥牛士之歌,跟上次三得利音樂廳的曲目一樣,又是老哏。所以就少了新鮮感,要想讓我起嗨,有難度。這也讓我想到,難不成關西與關東在古典音樂曲目安排是存在時間差嗎?

總體說來,關西、關東音樂經紀公司經營方向不同,在地域差異下,關西活動密度比起關東少了不少,使得整體生態大為不同,使這廳的利用率無法跟歌劇城相比,只能連聲地說可惜啊。

5 則留言:

漂泊的蝴蝶 提到...

為什麼我不記得有草莓蛋糕這件事情......(蹦蹦跳)

漂泊的蝴蝶 提到...

還有,這篇又讓我回想起,我好不容易黑到一張票,然後被卡普松給陰了的事情.....

Fan of Indigo Girls 提到...

下限的下限不是從現在才開始的。我上次很想說還我票錢阿阿

Fan of Indigo Girls 提到...

JR 京都站蛋糕是略而不表的 XD

漂泊的蝴蝶 提到...

反正可以很久不用看到卡普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