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2011蓋哈特巴哈無伴奏音樂會





2011年3月4日跟5日兩天,都到臺北國家演奏廳現場聆聽蓋哈特Alban Gerhardt的音樂會。基本上,大提琴的聲音放在演奏廳裡頭,所有的好壞是無從遁形,對於大提琴的音響其實也是比較適合的。尤其是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設計,原來也無意給超過千人以上的大場合,教堂那樣的場合回音豐富其實就是不錯的,這也是大提琴大師羅斯托波維奇特意選擇教堂錄音的原因之一。王健也曾經在北京王府井東堂做過現場演奏。

蓋哈特的技術應付無伴奏是有餘的,也善於觀察現場聽眾的反應,並適度的掌握情勢,他自己顯然也很清楚他的長處。在當天據說他提早到演奏廳熟悉場地,在開演前一小時左右才簡單在國家音樂廳附設春水堂用餐。其實剛開場的第一號組曲,他顯然也還在昏沈中,逐步熱機。但到了第二號組曲,他就知道該怎樣抓住聽眾的注意力,而自己的專注度也提高,身體熱開,情感逐步high了。到第三號組曲,那就是他支配大家情感的天下了。

其實當天最精彩的部分應該是高大宜的無伴奏,這是一首對大提琴性能、音響與各種技巧進行探索的作品,具有特殊的民族色彩。蓋哈特曾在Oehm錄過一次,而當天現場演奏的火熱氣息尤甚錄音,他如入無人之境的大開大闔,充滿自信快意,而且顯示他心裡對這首曲子的真正感受與喜愛。拉完這首曲子其實真的是讓全場為之瘋狂的演出。第二天的李蓋悌雖然比起高大宜的長度短,但也是挑戰樂手樂感的作品,蓋哈特也高度的自信演奏完這首曲子,兩個作曲家其實都小部借用巴哈樂句,但都可寫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在蓋哈特有層次推演的音樂表情,與儘管催到大聲,卻又能維持一定優雅度,而技術精準的演奏中,是格外動聽。能在短時間內同時聽到這種作品,其實是很難能可貴的經驗。身為愛樂人,應該要感謝主辦單位跟演奏家的熱情及安排。

第二天的巴哈四到六組曲,蓋哈特的狀態應該是比第一天好的。不過在第五首可能是受到干擾還是其他原因,他居然也小小的閃神了。不過看他閃神完再怎樣「回來」,也是個很有意思的反應。不過,四到六真正動人部分,應該就是薩拉邦德舞曲中那種幽微的情感,要怎樣表達得好?這也是這些組曲情感之精髓,與最「難」之所在。蓋哈特在薩拉邦德的演奏顯示,他在技術上確實能駕馭這些作品,他自己事後也承認是「尊敬有加」,願意「熱情地」向聽眾介紹這些古典音樂的美好。但是他的心跟魂,顯然對於這種幽微的情感深度,還是有某種程度的「隔」,這也使得他在薩拉邦德的表現顯得「輕」了一些。或許,他自己也很清楚,所以現在雖然願意現場演奏,但還不認為自己是到了那個可以出錄音跟眾多前輩相比拼的階段。

蓋哈特是相當有自知之明與聰明的演奏家,上台專業,不喜歡被干擾,下台其實有很可愛的娃娃臉跟微笑呢。當他看到有小朋友聽音樂會跟要簽名、合照,他可是非常高興的。(搞不好也想到自家的小朋友?)畢竟,能讓一位小朋友有愉快的經驗、愛上古典樂,那才是音樂繼續維繫跟存在重要的意義之一吧?


真心期望,這樣一位喜歡近現代音樂的青壯大提琴家,今後能多有機會來臺公演,讓大家多認識現代音樂的美好。也希望唱片公司不要以為這塊市場「短」「淺」,或是視演奏家「票房」高低而選擇進或不進唱碟,這種炒短線的手法實在是很差勁的,絲毫沒有深耕的心思與嘗試的勇氣。


p.s蓋哈特辦簽名時,他推著這個有裝小輪子的琴盒出現在當場,琴盒上的標籤真的很多,果真是跟主人一起征戰全球的好證明X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