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2012年9月二訪上野國立西洋美術館



今年九月,日本東京上野最熱門的展覽是上野之森的圖坦卡門展,JR上野車站內也不可免俗的畫起宣傳路旗,搭個宣傳便車。經過上野之森展覽館時,只見全家老小排隊參觀,順便準備作業的人潮。我則是去了上野國立西洋美術館參觀展期將近結束的柏林國立美術館特展1012月間轉至九州展出)。

 


又來到了西洋美術館前的羅丹雕塑森林區,真的會很想跟他們打招呼「請多指教,我又來了」。這裡擺放複製的羅丹雕塑,也曾成為明星照相的背景區,顯示特殊的意義。本展主題為從1518世紀間的四百年美術史發展,從宗教與生活的關連、具有魅力的人物肖像畫、曲線感的身體、強盛經濟力所形成的繪畫黃金時期、啟蒙的近代為規劃中心,選擇相關的繪畫與雕刻工藝品進行展示。作品有大有小,材質包括油畫、大理石刻、木雕等。在前面的階段可以看見宗教與生活的連結,雕刻品線條透露樸質的特性。在宗教改革呼聲響起後,強調信仰的純粹、母性形象、聖者事蹟的作品出現,荒蕪的背景凸顯出聖者的孤獨絕世之感。

維梅爾,戴珍珠項鍊的女子。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肖像畫部分,出現了神職人員、銀行家或行業守護者的畫像,用極簡單的方式突出人物主體,強調主角神情特色的作法已經出現。在前照相時代,重要人士藉由畫像「留真」,實在是在教會之外養育了相當的畫師。十七世紀對於光影的應用,加強了人物畫像的透視立體感,敏銳的參觀者一定會想到卡拉瓦喬?當然是不能錯過的展品。而為中產階級生活百態留真,也是林布蘭維梅爾等畫師至今仍然成為美術史不可不提的人物之一。就算掛著珍珠耳環的少女已經因為限展期而先退場,留下來的主題畫戴珍珠項鍊的女子,透過窗外透入室內的光線,女子拎著項鍊比劃再三,「好看嗎」、「美嗎」?的神態瞬間,幾百年後依然活靈活現。像凡戴克為皇家繪製大型肖像畫,又是另一種作法了。這是需要一定的社會穩定度與經濟繁榮才能產生的作品。在此之前,宗教紛爭、社會秩序是不穩定的、十七世紀有所謂三十年戰爭,生命是脆弱易逝的,畫家也未自外於此,人物表情顯然不太快樂,這也是一種「苦難」。到最後必須簽訂國際條約,以建立新的國際體系。策展者確實注意到繪畫與外在環境的關連及互動意義。

18世紀的巴洛克或洛可可風格,對細節的裝飾注重與比例感的配置,看到實物的感受總是不一樣的。因為參觀此展,沒有租導覽機,所以無法猜想,在看畫同時聽到巴洛克音樂會有如何的感受?應該會有些愉悅感吧?看到其他參觀者是用導覽機一端掃瞄導覽單上的QR CODE以播放說明,這又是另一種導覽系統,有點意思。義大利畫家的素描手稿,也可讓人一窺畫家構思的轉折與基礎功力,很有意思。

國立西洋美術館常設展區圖。圖片來源:國立西洋美術館


《渇く者に水を与える》
Georg Pencz,施水者與渴飲者。圖片來源:上野國立西洋美術館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固定再轉到常設展區,看到外頭正在下著驟雨,便好整以暇轉了一圈,信步走到版畫展覽室,同一時期展出內容和柏林提供的特展相配合,是日耳曼地區的小版畫特展。這裡包括了版畫師Georg PenczAlbrecht AltdorferHans Sebald BehamBarthel Beham的作品,以AltdorferSebald Beham作品為大宗。這時期的版畫師已有著作版權的觀念,會將自己的姓名縮寫放在版畫一角或空白處。刻畫題材可說相當辛辣,諷刺教士愛好漁色財富者有之,在畫面上還是有所保留,所以動用號角、潘神笛、水壺等「隱喻」。他們對於蝕刻線條的掌握、構圖比例的配置與空間掌握均有其可觀之處。也因為畫面不大,館方特別在入口提供入場參觀者取用雙焦距的放大鏡,讓參觀者仔細端詳作品,於出場時自動放入籃中回收,作法確實大器與貼心。「充實的離開,期待下一次的驚喜」,離開西洋美術館時,我心裡是這麼想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