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上基礎日文會話課時,經常對話的話題是:去日本想做什麼?在觀光、美食之外,會造到的回答之一是歌舞伎。本次短暫日本行,最初並未設想要看歌舞伎,但設定要去新宿opera city小廳的打擊樂演出,居然票全賣光了。找尋替代選項時,在聽日本的交響樂團拉舒伯特八九號交響曲跟七月大歌舞伎的演出中,友人一致圈選歌舞伎。就這樣決定了。
決定看歌舞伎之後,到歌舞伎美人網站研究一下劇目跟演出者,天啊,我居然碰上了成田屋的市川團十郎跟話題不斷的市川海老藏父子演出。我的時間只能選看晚場戲碼,白天的勸進帳跟楊貴妃跟我無緣。晚場劇目中,海老藏要伴小姓彌生跳鏡獅子,再加上跟父親合演新派歌舞伎劇江戶之夕照,其實也不算虧到。在台灣能夠直接加入松竹web線上購票,於開演前憑信用卡至劇院所設之取票機取票即可。臨時購票者,至售票處買票即可。只是,作為一個從來沒看過歌舞伎的人,最常發出的疑問是,會不會睡在裡頭啊?
當我check-in上野的商務旅館後,稍微整頓備妥器材之後,便搭上日比谷線往東銀座前進。所謂備妥器材,即相機(當然不能拍開演後的劇景,松竹的肖像權管理是很嚴格的)與八倍望遠鏡。在開演前五十分鐘,我已到達東京現階段演出歌舞伎的主要場地:東銀座新橋演劇場。順利取票,劇場附近已經匯集三三兩兩的人群,也有在樂屋附近空地徘徊談事抽煙者,鄰近報社辦公大樓下的星巴客也坐了不少人。我決定先吃點東西,作為下飛機後的第一次飲食。我進到了Erika咖啡屋,在接近全滿的狀況下,服務員幫我喬出了一個櫃臺旁的座位,吸煙區。我旁邊的中年女性熟練著彈著煙灰,一方面跟旁邊的友人高談闊論。我默默的吃著點來的下午茶布丁搭配阿薩姆奶茶,享受著日式咖啡廳中略顯昏黃燈光的氛圍。咖啡廳中有身著正式和服的長者,也有時尚中年女性,圍坐在各桌聊天啜飲閒聊,目的只在等待開場。時間到,劇院陸續有人入場,我結完帳,咖啡店隔壁的餐飲店排了人,是訂餐盒準備中場休息時取用的。劇院內也有訂餐服務,嗯嗯,日圓一千起跳,看著辦吧?
驗票進場後,買了本場刊,找到ear-guide服務台付押金與租用費後取得無線收發器一台,參觀了一下一二樓。成田屋勢力龐大,後援會服務台圍著人,販售演員周邊照片區也人潮滿滿,購買力強大。周邊商品永遠都是有魔力的,不斷的誘惑大家掏出鈔票買物入手。二樓的特產區(就是各種周邊在地禮品)也擠了不少人,我也稍微看看,參詳琢磨。坐定位後,當然先拍點室內照證明到此一遊了。場刊其實還是有其價值,將演出記錄、演員檔案、劇情介紹、歌舞伎簡史、作者介紹收集齊全,順道蒐羅銀座高級餐飲店廣告,的確是很兩便與彼此得利的作法。
接下來的四個小時,當然就是在新橋演舞場渡過。新橋演舞場興建於1925年,現在是松竹專屬場地,於1990年代建成現今鋼筋水泥面貌,裡頭三層樓,座位約可容納一千四百餘人。在歌舞伎座重建期間,做為東京歌舞伎演出場地,不開放一幕見席,因此買好票之後,真的是不管天候如何都得準時到達坐到底,因此無誠勿試。
戲院舞台其實是相當現代化的布置,油壓式活動舞台,電腦操控燈光一應俱全,這些設備的運用其實讓歌舞伎的舞台相當具有玩弄機關技巧的能力。加上巧妙的劇目安排,讓觀眾在四個小時的時間之內,有多樣化選擇。從古典經典劇碼,偏文戲、動作性強的武戲,再到新編語感與時代環境比較貼近現代(其實也一百五十年前了)戲劇,也是想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減少觀眾與古典日語間的隔閡。當然對於外國人如我等,租用ear-guide的好處是瞭解劇情狀況,重點台詞,再配上望遠鏡瞭解演員細部動作,其實是可以融入其中的。之所以能夠融入其中的關鍵,應該是在能否坐定,並集中注意力,從演員的舞台動作瞭解情節演進。如果不行,那也不必特意去趕集藝術活動了。
第一部戲吉例壽曾我是取材自中世紀的曾我兄弟復仇記,演出其中兩段,其中看點就是演員近似舞蹈的對打動作,象徵意義強烈。顯然是希望觀眾瞭解古典舞蹈元素較為強烈的歌舞伎。若就舞蹈與武術關連性來看,京劇絕對是贏人多多,第一段中右進與猿彌利用舞台階梯所布置成石階作舞蹈般的對戰,自是以俐落為長。中村松江跟市川笑也扮演曾我五郎跟曾我十郎是很負責的跳完舞蹈場,展現人物主角的不同風格。不過舞台的華麗度與現代感,歌舞伎在此就有優勢。在第一段鶴岡石段轉場至大磯曲輪外兩場景間變動所使用的迴轉景台維持人物出入場的流暢度,也確實吸睛與讚嘆。當右進與猿彌擺出固定姿勢,站在從下往上升起的舞台(立迴)維持不動,肢體的穩定度就不是普通所能辦得到,相當令人印象深刻。花道與舞台隨著演員的踩踏清脆出聲,太鼓等樂器的隆隆響動低頻,果真是在油兔轉播中所無法盡情感受到的臨場感。花道燈光的或亮或暗,確實有無可取代的魅力。
在第一次中場休息後,接下來就是主角海老藏擔綱的家戲—十八番內春興鏡獅子。這些東京出身演員,如市川家以「荒事」著稱,英雄陽剛氣濃厚的男性角色(立役)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有血親關係的尾上家倒還研究兼的角色,另成一格。但所謂經典劇碼還是得固定時間搬演一次,以證明自己的實力。海老藏昂藏之軀下的小姓彌生自是不若專業女形所投射的柔媚之氣與小女人之感(坂東玉三郎的小女人可是一絕呢),動作中規中矩。透過望遠鏡中也看到他跳舞跳到汗流浹背,但臉上竟可逼不出一點汗,這真的是基本功「有練過的」。劇情終於走到海老藏擅長的動作戲了,當獅子手偶在他手上不停舞動,跟著蝴蝶跑,象徵獅子精要附身到小姓彌生身上時,海老藏的神顯然就活起來了。在換裝後獅子出場,甩起頭髮,象徵獅子威猛動作,海老藏在這確有本事,自是全場喝采不已。當然,這位令人又好氣又好笑闖禍精的社會新聞版常客,以後是不是可以在新生女兒出世後轉為好男人,以這一大家為重,就有待觀察了。
大佛次郎(1897-1973)以《鞍馬天狗》稱著(鞍馬天狗主角的蒙面造型據說影響假面騎士),東京帝國大學政治系畢業後在公部門(高校、外務省)上過一陣子班的他,於關東大地震後決定辭職專心寫作,果真寫出名堂了。他在小說、劇本上都有一番天地。他對幕末社會變動,尤其是武士階級的沒落饒有觀察,江戶之夕照就以此為主題。這劇在歌舞伎的上演場也不算多,能看到也是難得。這也是讓在場不懂古日文觀眾最感親切的劇碼,因為就像日劇口白一樣好懂啊,因此迴響頗為熱烈。1953年在歌舞伎座首演時,就由十一代市川團十郎扮演小六。1954年電影版的女主角則由淡島千景出演。
這次的表演中,十二代團十郎由以往扮演的小六首度晉升為堂前大吉的角色,小六則讓兒子海老藏出演。布景還特別做了淺草橋,算是在象徵性強烈的場景中帶有幾分寫實意味的設計。團十郎在第二、三幕苦勸小六的表現還真的讓人想到現實生活中,是不是這個老爸也是這樣勸兒子的場景?只見團十郎是隱隱帶淚的,也不愧是一代名角。海老藏演出英雄氣短,甚至自暴自棄借酒澆愁的小六,那番落寞之情倒也抓住幾分神韻,也許海老藏在現實中也有自己的難局吧?當然海老藏的藝術進境之路還有得走,但他天生形好聲亮,站上台就是焦點,如能堅定藝之道路的話,還是可以在歌舞伎界有一番名堂,只是他自己要「覺悟」就是了。
這次的表演中,十二代團十郎由以往扮演的小六首度晉升為堂前大吉的角色,小六則讓兒子海老藏出演。布景還特別做了淺草橋,算是在象徵性強烈的場景中帶有幾分寫實意味的設計。團十郎在第二、三幕苦勸小六的表現還真的讓人想到現實生活中,是不是這個老爸也是這樣勸兒子的場景?只見團十郎是隱隱帶淚的,也不愧是一代名角。海老藏演出英雄氣短,甚至自暴自棄借酒澆愁的小六,那番落寞之情倒也抓住幾分神韻,也許海老藏在現實中也有自己的難局吧?當然海老藏的藝術進境之路還有得走,但他天生形好聲亮,站上台就是焦點,如能堅定藝之道路的話,還是可以在歌舞伎界有一番名堂,只是他自己要「覺悟」就是了。
總體而言,這四個小時是相當愉快的。反正,語言的隔閡確實存在,但是好演員精確的動作是可以具有共通性,讓人忽略語言的隔閡,而引領人體會「美」之所在的。劇場服務人員在中場休息時可以放觀眾出去買飯,再度進場時不必查驗觀眾票根,這種「信賴感」對身處台灣者如我,也真是難得一見的經歷。回到上野,到車站附近的一蘭拉麵吃觀劇後餐,結束活動。
看完之後,有朋友在MSN線上問我:你會不會願意再看一次歌舞伎?我的回答是,有機會,有時間,不同的劇碼,何樂不為?這番歌舞伎初體驗有可能成為歌舞伎後續體驗的開端?看著辦吧。
看完之後,有朋友在MSN線上問我:你會不會願意再看一次歌舞伎?我的回答是,有機會,有時間,不同的劇碼,何樂不為?這番歌舞伎初體驗有可能成為歌舞伎後續體驗的開端?看著辦吧。
1 則留言:
在江戶之夕照中,兩位女形中村福助跟中村壹太郎相對平穩。壹太郎年輕,扮演青春少女阿勢倒是相當貼切,如果有更大的表現機會應該有機會成長得好。福助演起中年歐桑,還是有其風韻,只是我的焦點不在福助身上啦。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