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一位日本古典音樂狂的觀感


田島慎二《クラシック狂・聴き評論:これだけは言いたい昭和ひと桁の演奏家論》,東京都:市田印刷,2011.3。全書含索引334頁。在台北淳久堂購入。

作者田島慎二(1934- ),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後進入商界,曾任高階經營主管。15歲開始迷上古典音樂,透過佔領美軍開設電台與長輩留存的唱片、親戚學習樂器等源由進入欣賞世界。來到東京讀書、工作之後,逐漸有機會欣賞NHK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出。駐外期間,也透過現場音樂會知道「一流樂團、一流音樂場地是怎麼一回事」。

田島先生聆聽範圍甚廣,遍及交響、歌劇、協奏等類型,他最為難忘的指揮,自然是符合「初戀即是最美好的」--托斯卡尼尼。作者特意強調,欣賞音樂或許不能侷限於傳統的「民族觀」--亦即只有某特定民族演奏的OOO音樂(可自行代換)才是最好的,多聽拓寬耳界、多比較,樹立自己的欣賞基準才是真的。

在作者成長階段,有名家前赴日本演奏,作者在時間與能力所及時亦曾前往聆聽。因此,書中也會見到作者刻意流存的節目手冊圖片。我舉出一、二則他對老鋼琴家演出的觀察與體認。他錯過了1954年的柯爾托日本演出,但去了巴克豪斯1954的日本演奏會。年輕的他那時只覺得「不錯」,幾年後才知道他的表姊會那麼欣賞巴克豪斯所演奏「義大利協奏曲」、「半音階幻想曲」、「第五號法國組曲」的唱片之魅力何在。他提到,巴克豪司的蕭邦也是讓評論家值得表示敬意的演出,流露淡雅的風情表面中。確可感受到音樂家強韌的意志內涵。這裡,當然他忍不住帶過說了另一個極端不同的技術性類型霍羅維茲,以凸顯與巴克豪斯的不同。

在1950年代前期造訪日本名家中,他聽過海飛茲的演出,這真的是很難得一見的記述。他表示縱非大曲,名家的技術、音色、節奏的演出也饒有神采。該場聆聽經驗是他至今難忘的演出之一。(按:海氏當日演出韓德爾第六號奏鳴曲、葛利格第三號奏鳴曲、改編曲五首,其中含魏歐當第五號協奏曲)。

因為肯普夫與N響合作貝多芬協奏曲,他聽到的是第三號的演出,後來特地買了立體聲時期奏鳴曲錄音,給了「水準平均」的評語,直到後來聽到巴克豪斯與霍羅維茲等人幾首奏鳴曲演出後,才抹消他對肯普夫的感覺。這裡我就不是那麼理解了….不過,他很欣賞這幾年到日本演奏的Gehardt Oppitz的演出,認為是近年德國居於一線的青年鋼琴家。

有的時候,看看前輩們的欣賞經驗分享,其實相當有意思的一件事情。為了寫這本書,作者至少也參考日本所可見到的相關音樂書籍,也是位有心人。而他始終如一的陪著N響成長,書中有相當篇幅談到N響的演出與選擇合作的音樂家觀察演奏水準的發展與變化,這種經驗就是相當難得的。N響長期透過這些後援會組織等機制運作,擁有基本收聽群,給予大家音樂欣賞經驗的機會。一個樂團的永續發展,與怎樣經營聽眾之間的信賴感與品質自有一定關連。各樂團自應多方謹記此一經驗。也許有一天,本地將會有人寫出「透過與NSO的音樂一起成長的古典音樂欣賞歲月」。當然,這一前提是千萬不要有「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狀況了。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艾馬爾的李斯特計畫



不要把艾馬爾想成是愛馬士,別搞錯了。

李斯特計畫
鋼琴,艾馬爾
The Liszt Project
Pierre-Laurent Aimard, piano
4779439‧環球
20112CDs

艾瑪爾的「李斯特計劃」,將李斯特與現代鋼琴音樂作品的連結予以清晰的呈現,企圖就長時間觀點呈現身為作曲家與鋼琴家的李斯特在鋼琴音色運用與寫作手法是怎樣影響了華格納、史克里亞賓、貝爾格、巴爾托克、拉威爾、梅湘等人影響力。在今年「李斯特年」一堆致敬作品中,毋寧是具有新意。就此意義言,收藏性居於滿分。他選彈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第二首傳奇曲》、《巡禮之年選曲》、《灰色的雲》也展現鋼琴作品的精華。對晚期作品選彈《第一號悲戚船歌》、《凶兆》顯示演奏者注意到李斯特對死亡的思考,後一作品在不和諧和聲與全音階的八度模進顯示和聲與音響張力的可能,亦啟迪史克里亞賓在此基礎上做出無調的突破。華格納鋼琴音樂作品能出現也是本專輯一大驚喜。李斯特對水波與光影的描繪,對於拉威爾的影響多為世人所知。演奏者在李斯特作品演奏的技術與音色運用相當明晰,清楚細緻地解剖出音樂的結構及紋理,令人嘆服。對現代作品特別是梅湘、貝爾格部分的演奏是演奏者的拿手絕活,在結構、音色變換的高度掌握及理解,自是這張專輯中最可聆聽的部分。這的確是十足艾瑪爾特色的展現。

原文刊登於謬斯客古典樂刊,59期,2011年11月。




相關宣傳訪談影片1



艾馬爾的德步西

鄧泰山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時間:2011年10月5日。
演出者


指揮 / 弗拉狄米爾‧維畢斯基Vladimir Verbitsky, conductor


鋼琴 / 鄧泰山Dang Thai Son, piano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aipei Symphony Orchestra


演出曲目


舒曼:《曼孚列》序曲R. Schumann: Manfred Overture 


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五十四R. Schumann: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 54 


柴科夫斯基:《曼孚列》交響曲,作品五十八P. I. Tchaikovsky: Manfred Symphony, op. 58


此次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下稱北市交)安排以舒曼與柴可夫斯基基於英國詩人拜倫創作的「曼弗雷德」為音樂會主軸,加上在舒曼《鋼琴協奏曲》構成音樂會,就曲目言屬於並非在本地常見曲目,用心可佩。至於邀請俄國客席指揮和鄧泰山協演,也意欲為北市交增添更多與國際樂壇知名演奏者協演經驗,以提升其知名度。
本音樂會上半場以舒曼音樂為主題,意念一貫。《曼弗雷德序曲》反應了作曲家由文學發想,將文學情緒融入音樂的用心。也許本場音樂會的亮點與主軸,以及前來音樂會的觀眾重心都放在鄧泰山演奏的舒曼《鋼琴協奏曲》。因為這可能是演奏者首度在台灣演奏協奏曲,成為看點不足為異。此一樂曲在現場演奏的機會其實不若蕭邦甚至某些莫札特鋼琴協奏曲為多,有一個關鍵問題在於約半小時的音樂中,鋼琴真正的休息時間並不多,從開頭的和弦開場,到最終的結束,都要求強音;鋼琴家還要有充足的耐力與專注度,以完成作曲者所要求那些接近綿延不絕、要求平穩跑動的連續音群。加以鋼琴和八十人左右的樂團編制競奏時,經常陷入如果聲音穿透感不足時可能被樂團吃掉的窘境,使得現場演奏的效果不若錄音突出。本次演奏也正好驗證此一樂曲現場演奏要演奏得好,是有其難處。

鄧泰山在第一樂章架構的塑造是有其可觀之處。他讀譜確實,也按照指示去達到作曲者所希望的音樂效果,也捕捉到舒曼多變樂思之間的游動,而有一定的氣魄與架勢。特別是演奏者擅長的弱音,放在舒曼音樂中也確實有其動人之感,增添舒曼抒情感人的一面。由於具有氣魄與架勢,使得鋼琴家至少仍撐得住第一樂章,以致其聲音的穿透度雖顯得虛了一些,和樂團齊奏時在聲音音域相近時兩者聲音疊在一起而無法清晰地被聽見,仍有其可聽之處。隨著演奏者體力的下滑,在第二樂章慢板和第三樂章的演奏,就顯出演奏者心餘力絀之情況。演奏者想在音樂中做到漸快與漸慢,但樂團可以做到突快而無法順演奏者之意做到漸慢與漸快,演奏者並非強力主導音樂的性格也使他無法決心穿出樂團,於是在一個略感尷尬的狀況下互相牽扯而結束全曲。演奏者確實不枉自我對音樂感受要求「誠實」之信念,可以說是用意志力硬撐完該曲的演奏。在場聽眾若對此曲較為熟悉者,自是對處於壯盛之齡的演奏者在演奏狀況不佳的情況下,仍盡力要求自我與堅持有所見識。

全場另一動人時刻也許是出現在鄧泰山在觀眾百般要求下所演奏之返場曲《升C小調夜曲》。演奏者以略顯快速的開場令觀眾感到訝異,但哀婉之中的不濫情與多面有轉折的情感塑造,令人覺得此一返場曲放在今天的音樂會中確實恰當,同時反應一位成熟音樂家對於音樂的成熟思考及見解。

北市交在整場音樂會中,最令人稱道的或許是木管樂部,放在柴可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響曲》中也是克盡其職,展現出柴可夫斯基對於木管樂器的瞭解與運用能力,為這首樂曲提升其可聽之感。樂團在此一樂曲盡情放大音量演奏,毫無顧忌,顯示這是指揮的要求。但樂團在低音聲部與弦樂合奏上的協調度,或許能做到基本的整齊度與音準,但如何能合出一個「好的聲音」,或許就是北市交仍在尋找的部分。何時能尋求到能夠帶團的藝術總監及常任指揮以紮實的訓練樂團,提升樂團的基本演奏水準,或許是北市交高層不能一再拖延,需要下定決心之處。

全文刊登於謬斯客古典樂刊59期,2011年11月號。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Konstantin Lifschitz的蕭邦前奏曲影像

演奏時間:2009年10月18日的莫斯科音樂院。
演奏者:Konstantin Lifschitz

這是一位對他所演奏的音樂充滿愛與深思熟慮後的演出。年輕人的熱血花稍,與今日的成熟穩重,對比甚大。請注意他的層次感與結構的想法及組合能力,第八首的推演相當不錯。二十四也是有凝聚力的收尾。他的拍點處理有其獨到之處,就算有所出格,確也能自成其說。

畫質平心而論,算不錯的。聲音錄製也還行,大致忠實傳達出演奏者演奏特色。
因為演奏時間有四十餘分鐘,提供影片者分成兩段。

第一段


Konstantin Lifschitz – Live in Moscow – Chopin Part I from Fresh Digital Produce on Vimeo.



第二段


Konstantin Lifschitz – Live in Moscow – Chopin Part II from Fresh Digital Produce on Vimeo.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工商服務]Konstantin Scherbakov音樂會

薛巴柯夫Konstantin Scherbakov(1963- )出身俄國知名四大鋼琴門派之一的涅高茲。1992年與家人移居西歐,開始規模化的錄音與現場演出,並擔任蘇黎世音樂院教學職位。他在EMI出版首張錄音後,於Naxos及Marco Polo系統灌錄包括Godowsky鋼琴音樂、Liszt 改編貝多芬交響曲、雷史必基、蕭士塔高維契、柴可夫斯基等人音樂,多獲好評。他也是這場音樂會主辦者相當欣賞與大力推薦的的音樂家。


我自己是由他錄製的貝多芬交響曲與Godowsky鋼琴音樂中認識這位鋼琴家的。他的琴音是剛柔相濟,可以給你很好的響度與穿透感,卻又不至於過於壓迫。情韻綿長,而適度的展露他的技巧不致炫技。這兩年他雖因為在蘇黎世音樂院任教時的學生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edeeva獲得2010年蕭邦大賽而知名,但他更希望以鋼琴演奏家的身分與各界交流,而不僅止於「名師」之銜。


這次薛巴柯夫來臺北首度舉行音樂會,注目焦點自在李斯特年中演奏李斯特改編版命運交響曲,但其他所演奏的音樂也絕不落人俗套,有所可聽性。巴哈/西洛第是俄國鋼琴家在柴可夫斯基一號鋼琴協奏曲後通常很愛接的返場曲。布梭尼改編的夏康要如何彈出精確的重音節奏,和音樂張力的逐步累積,布梭尼的改編確可和小提琴原曲相比肩。以他現在處於中壯年藝術境界與技巧平衡階段,相信我們還可以看到演奏者維持相當時間的好光景,切莫錯過機會,盡情享受吧。


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音樂會時間:2011年11月3日(星期三)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演奏曲目:巴哈/西洛第:b小調前奏曲BWV 855 
               巴哈/布梭尼:夏康舞曲 
               貝多芬:f小調第23號鋼琴奏鳴曲「熱情」,作品57 
               貝多芬/李斯特:c小調第五號交響曲「命運」,作品67


以下就透過兩曲視頻,讓大家在高畫質聲光效果下認識這位鋼琴家。


威爾第/李斯特:弄臣改編曲





蕭邦夜曲op.9 no.1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霍羅維茲演奏的李斯特作品


霍羅維茲一生藝術階段,通常會分為四期(1926-5353-6565-8285-89)。本專輯蒐羅錄音,亦考量及此,細心者當可從中理解霍羅維茲藝術進境與面臨瓶頸如何排解的軌跡。至少就製作與選錄立場而言,應可給予本專輯製作人Robert Russ肯定,顯示他有作足功課,在現有資源與音質效果兩者中找尋最有特色的作品。所以我們可以聽到1930-50年間的李斯特錄音,包括《佩脫拉克104首十四行詩》、《改編版婚禮進行曲》、兩次的《被遺忘的圓舞曲》錄音。以及一度退隱時期的《第二號安慰曲》、《匈牙利狂想曲19號》。復出音樂會里程碑演奏之一的《奧伯曼山谷》,1977年的《B小調奏鳴曲》(本專輯另收錄49年錄音)。二度退隱復出後反璞歸真的《愛之死》。這些確實都可以清晰展現霍羅維茲個人多變的詮釋與音樂觀點,從1930年代錄音中略顯造作誇飾的音樂,到1940年代中間音樂中隱隱透露的神經質與瀕臨張力界線前的緊繃,到晚年的自在,其中相當作品也確實是愛樂者眼中的珍寶之一。

2011年李斯特誕生二百週年的出版作業中,唱片公司是援用先前出版「霍羅維茲演奏舒曼」一樣的手法,再度出版「霍羅維茲演奏李斯特」。如果先前已經購入「霍羅維茲大全集」之愛樂者,本專輯就無須購入,以免浪費阮囊內的銀彈造成重複消費。如果是對霍羅維茲鋼琴藝術接觸不深者,本專輯尚可成為考慮選項之一。

霍羅維茲展現李斯特音樂中的鬼邪之氣,自以《B小調奏鳴曲》為最。77年錄音確實可令人折服讚嘆。筆者個人甚為難忘霍羅維茲在現場演奏中的李斯特《奧伯曼山谷》,認為那可能是李斯特用樂曲當畫中最為動人的作品之一。霍羅維茲的確更動左手聲部的表現,但目的是在強化將鋼琴作為管弦樂音響的企圖,以呈現整體音樂的氣勢與壯盛感。在該曲演奏中,霍羅維茲所展現的音樂凝聚感、富有張力、整體感的詮釋,運用手指與踏瓣所營造富有變化感的音色,相當大器。那應當是一個可以讓人領會到李斯特音樂在霍羅維茲手下「再創造」可能的代表性演出。當然,這種更動是讓霍羅維茲與今日原典派演奏作風大相逕庭之處,但這也讓我們理解到怎麼改跟改得好不好也是一大關鍵。單聲道時代的《婚禮進行曲》改動甚大,就顯示到霍羅維茲知道怎麼改,可以更凸顯自己演奏上的特色,意氣風發,狂野有之。至於改編演奏的代表之一《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第六號匈牙利狂想曲》,更是啟發後輩鋼琴家的代表作之一。《愛之死》的情緒如何累積到最終的結尾迸發,霍羅維茲的錄音確實讓人正視到他晚年儘管技巧衰退,卻仍有夠好的眼光與足夠的能力去細膩展現音樂變化。

就演奏音色、音響效果的考量下,以及在周旋貴婦之中要展現瀟灑自在,心中深處卻又在聖俗之間情感掙扎不已的李斯特音樂,霍羅維茲不可諱言是一把好手。霍羅維茲夫人曾半開玩笑地表示:其夫婿與舒曼氣質很投合的原因,在於他們兩個都是瘋子。也許在霍羅維茲眼裡,跟舒曼同一時代聲氣相通的李斯特,讓他看到自我寫照:從默默無聞的鄉野之人能周旋於上流社會,努力透過文學藝術等充實自我。若欲進一步瞭解霍羅維茲鋼琴藝術,在錄音之外,更建議閱讀中文世界相關書籍:邵頌雄,《黑白溢彩:荷羅維茲的藝術》(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

本文以書面內容刊載於Muzik古典樂刊,期58,2011年10月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上海華東政法大學


2011年端午節,雨落不休,到了愚園路一帶,發覺雨勢並未轉小,原訂漫步萬航渡路進行踩街遊的計畫必須取消。但短程旅行,總不想留下遺憾,於是我改了一下路線,直赴萬航渡路、中山公園後門出口交界的的華東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是1951年中共建政後,將華東地區現有大學相關法政科系重新整編之後,所成立之新學校,自是反應「國策」與作為「黨政路線維護者」的重要指標。1950年12月,學校宣布與聖公會「脫離關係」,聖約翰大學各院系在院系整編過程中,被分拆併入其他各高等院校,形同強制消失,原有校舍即撥付與該新設學校使用。因此,當我進入學校後,雖然眼中見到不少聖約翰大學時期陸續興建的校舍,可是在相關碑記中與命名原則中,絕對是以新設學校為中心,「聖約翰」過去的歷史就彷彿不存在一般,波的一聲,沒有了。

聖約翰大學創立於1875年,是美國聖公會在中國創立之高等學府,該會上海主教施約瑟(Samuel I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將原來的兩所聖公會學校合併為聖約翰書院(大學前身)。1881年教師卜舫濟牧師(F. L. Hawks Pott)開始完全用英語授課,使該校成為中國首座全英語授課的學校。1886年起,卜牧師擔任校長,主持校務超過五十年,於學校發展影響深遠。1892年開設大學課程,1905年正式設立大學,在美國註冊,成為美國認可學歷之學校。1913年成立研究所,1936年開始招收女生入學。現在的中山公園據說當年也是該校校地之一,可想見其規模。這段時間發展成為一所擁有5個學院(原來的4所加上後來的農學院)16個系的綜合性教會大學,學生多是政商名流的後代或富家子弟,擁有很濃厚的教會背景。宋子文也是該校畢業生。學校在中日戰爭時並未內遷。該校直到1947年才向中國政府註冊立案。(這個在當時的意思就是必須教授黨義、淡化學校宗教課程)

該校在1920年代沸沸揚揚的學生運動中,也曾沾了一角。因為卜校長力主政教分離,反對以學校作為政治活動基地,便有學生及教師因此與校方產生衝突。最後這些學生與教師不滿學校不響應抗議五卅慘案,憤而離校,自組光華大學之舉。胡適等人亦曾在光華大學任教過,該校可說是當時中國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雲集的一所私立大學,教員沿用聖約翰作風,用英語授課居多。戰爭時期光華大學內遷,戰後本部重新成立,四川分部交該省人士接辦。1951年院系調整,學校也消失了。




 

學校校風自由,因此提倡課外活動及體育不遺餘力,這在當時還不那麼懂「體育」與課外活動的中國學校教育,這種西式作風無疑是相當特殊的。我們至今還看得到體育室的設置。只是,有其殼是否還有其骨與內涵呢?我不是那麼清楚。






在學校中,唯一見到與「聖約翰」歷史有關之物,隱藏於此。


該牌坊豎立於1990年代,將聖約翰中英文校訓鑲嵌,富有巧思。





學校建築基本上採用中西合璧的作法與風格,中式屋頂、圓柱,有點宮殿的聯想。用色以紅灰為主,偶有黃色、白色運用,形成微妙的視覺感。





所謂「韜奮樓」就是學校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教學大樓,有著名的鐘塔樓。韜奮樓之名起自畢業自該校,民國時期曾為知名出版人、媒體工作者的鄒韜奮(1895-1944)。在我們這裡唯一會提到鄒韜奮,大概就是西安事變前的「救國會七君子」的名字之一。但我們也不要忘了他是重要書店(生活書店創辦人,三聯書店前身之一)的創辦人,其早年回憶錄《經歷》有其可看之處。在革命意識高漲的時代,把「外國/宗教殖民者」意涵的名字(懷施=懷念施約翰)拿掉,換上「思想前進」者的名義,在當時學生與教師的心目中,何嘗不也代表是自己參與並配合革命的象徵之一?至今,鄒韜奮像仍矗立於樓區內,學校標榜的「韜奮精神」,意義均不言可喻。









當然,在這所以黨政法關係密切的學校之中,看到老建築前停放名貴轎跑車,也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孫文曾經到該校演講,或許托「革命先行者」之福,當時演講所在的思顏堂(紀念早期院長顏永京,顏氏之子即北洋外交總長、總理之一的顏惠慶。現名四十號樓)也大致保存完好。其中一部分空間成為教師研究室、教學大樓,另外一半則成為學生宿舍。



 


在雨天的四十號樓,我看見兩隻貓,在假日少人的環境中,自顧自的悠遊於門廊間,頗有攬客撒嬌之味。





 
特地走過跨在蘇州河上的校內橋,到對岸校區一看,新式建築與學生宿舍居多,部分老式洋房(職工宿舍)在附近。學校大規模公共雕塑也佈置於此。

蘇州河畔短暫學宮之旅,給我奇妙的感受:抹除過去,激情十足,留下來的現在,卻也是相形空虛的。


後記:
因為在華東政法走了一遭,我才理解到何以聖約翰大學的校友會那麼積極殷切的想要在外復校的心意之所在。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2011大暑‧東京‧新橋演舞場歌舞伎初體驗



以前在上基礎日文會話課時,經常對話的話題是:去日本想做什麼?在觀光、美食之外,會造到的回答之一是歌舞伎。本次短暫日本行,最初並未設想要看歌舞伎,但設定要去新宿opera city小廳的打擊樂演出,居然票全賣光了。找尋替代選項時,在聽日本的交響樂團拉舒伯特八九號交響曲跟七月大歌舞伎的演出中,友人一致圈選歌舞伎。就這樣決定了。



決定看歌舞伎之後,到歌舞伎美人網站研究一下劇目跟演出者,天啊,我居然碰上了成田屋的市川團十郎跟話題不斷的市川海老藏父子演出。我的時間只能選看晚場戲碼,白天的勸進帳跟楊貴妃跟我無緣。晚場劇目中,海老藏要伴小姓彌生跳鏡獅子,再加上跟父親合演新派歌舞伎劇江戶之夕照,其實也不算虧到。在台灣能夠直接加入松竹web線上購票,於開演前憑信用卡至劇院所設之取票機取票即可。臨時購票者,至售票處買票即可。只是,作為一個從來沒看過歌舞伎的人,最常發出的疑問是,會不會睡在裡頭啊?

 


當我check-in上野的商務旅館後,稍微整頓備妥器材之後,便搭上日比谷線往東銀座前進。所謂備妥器材,即相機(當然不能拍開演後的劇景,松竹的肖像權管理是很嚴格的)與八倍望遠鏡。在開演前五十分鐘,我已到達東京現階段演出歌舞伎的主要場地:東銀座新橋演劇場。順利取票,劇場附近已經匯集三三兩兩的人群,也有在樂屋附近空地徘徊談事抽煙者,鄰近報社辦公大樓下的星巴客也坐了不少人。我決定先吃點東西,作為下飛機後的第一次飲食。我進到了Erika咖啡屋,在接近全滿的狀況下,服務員幫我喬出了一個櫃臺旁的座位,吸煙區。我旁邊的中年女性熟練著彈著煙灰,一方面跟旁邊的友人高談闊論。我默默的吃著點來的下午茶布丁搭配阿薩姆奶茶,享受著日式咖啡廳中略顯昏黃燈光的氛圍。咖啡廳中有身著正式和服的長者,也有時尚中年女性,圍坐在各桌聊天啜飲閒聊,目的只在等待開場。時間到,劇院陸續有人入場,我結完帳,咖啡店隔壁的餐飲店排了人,是訂餐盒準備中場休息時取用的。劇院內也有訂餐服務,嗯嗯,日圓一千起跳,看著辦吧?



驗票進場後,買了本場刊,找到ear-guide服務台付押金與租用費後取得無線收發器一台,參觀了一下一二樓。成田屋勢力龐大,後援會服務台圍著人,販售演員周邊照片區也人潮滿滿,購買力強大。周邊商品永遠都是有魔力的,不斷的誘惑大家掏出鈔票買物入手。二樓的特產區(就是各種周邊在地禮品)也擠了不少人,我也稍微看看,參詳琢磨。坐定位後,當然先拍點室內照證明到此一遊了。場刊其實還是有其價值,將演出記錄、演員檔案、劇情介紹、歌舞伎簡史、作者介紹收集齊全,順道蒐羅銀座高級餐飲店廣告,的確是很兩便與彼此得利的作法。

 


二樓其實還有前輩演員的半身胸像陳列,這些前輩對後輩的演出應當也看在眼裡吧?也難怪有演員會說,經過這些前輩的銅像前,既是自我期許也是一種壓力。

接下來的四個小時,當然就是在新橋演舞場渡過。新橋演舞場興建於1925年,現在是松竹專屬場地,於1990年代建成現今鋼筋水泥面貌,裡頭三層樓,座位約可容納一千四百餘人。在歌舞伎座重建期間,做為東京歌舞伎演出場地,不開放一幕見席,因此買好票之後,真的是不管天候如何都得準時到達坐到底,因此無誠勿試。

戲院舞台其實是相當現代化的布置,油壓式活動舞台,電腦操控燈光一應俱全,這些設備的運用其實讓歌舞伎的舞台相當具有玩弄機關技巧的能力。加上巧妙的劇目安排,讓觀眾在四個小時的時間之內,有多樣化選擇。從古典經典劇碼,偏文戲、動作性強的武戲,再到新編語感與時代環境比較貼近現代(其實也一百五十年前了)戲劇,也是想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減少觀眾與古典日語間的隔閡。當然對於外國人如我等,租用ear-guide的好處是瞭解劇情狀況,重點台詞,再配上望遠鏡瞭解演員細部動作,其實是可以融入其中的。之所以能夠融入其中的關鍵,應該是在能否坐定,並集中注意力,從演員的舞台動作瞭解情節演進。如果不行,那也不必特意去趕集藝術活動了。

第一部戲吉例壽曾我是取材自中世紀的曾我兄弟復仇記,演出其中兩段,其中看點就是演員近似舞蹈的對打動作,象徵意義強烈。顯然是希望觀眾瞭解古典舞蹈元素較為強烈的歌舞伎。若就舞蹈與武術關連性來看,京劇絕對是贏人多多,第一段中右進與猿彌利用舞台階梯所布置成石階作舞蹈般的對戰,自是以俐落為長。中村松江跟市川笑也扮演曾我五郎跟曾我十郎是很負責的跳完舞蹈場,展現人物主角的不同風格。不過舞台的華麗度與現代感,歌舞伎在此就有優勢。在第一段鶴岡石段轉場至大磯曲輪外兩場景間變動所使用的迴轉景台維持人物出入場的流暢度,也確實吸睛與讚嘆。當右進與猿彌擺出固定姿勢,站在從下往上升起的舞台(立迴)維持不動,肢體的穩定度就不是普通所能辦得到,相當令人印象深刻。花道與舞台隨著演員的踩踏清脆出聲,太鼓等樂器的隆隆響動低頻,果真是在油兔轉播中所無法盡情感受到的臨場感。花道燈光的或亮或暗,確實有無可取代的魅力。

在第一次中場休息後,接下來就是主角海老藏擔綱的家戲十八番內春興鏡獅子。這些東京出身演員,如市川家以「荒事」著稱,英雄陽剛氣濃厚的男性角色(立役)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有血親關係的尾上家倒還研究兼的角色,另成一格。但所謂經典劇碼還是得固定時間搬演一次,以證明自己的實力。海老藏昂藏之軀下的小姓彌生自是不若專業女形所投射的柔媚之氣與小女人之感(東玉三郎的小女人可是一絕呢),動作中規中矩。透過望遠鏡中也看到他跳舞跳到汗流浹背,但臉上竟可逼不出一點汗,這真的是基本功「有練過的」。劇情終於走到海老藏擅長的動作戲了,當獅子手偶在他手上不停舞動,跟著蝴蝶跑,象徵獅子精要附身到小姓彌生身上時,海老藏的神顯然就活起來了。在換裝後獅子出場,甩起頭髮,象徵獅子威猛動作,海老藏在這確有本事,自是全場喝采不已。當然,這位令人又好氣又好笑闖禍精的社會新聞版常客,以後是不是可以在新生女兒出世後轉為好男人,以這一大家為重,就有待觀察了。


大佛次郎1897-1973)以《鞍馬天狗》稱著(鞍馬天狗主角的蒙面造型據說影響假面騎士),東京帝國大學政治系畢業後在公部門(高校、外務省)上過一陣子班的他,於關東大地震後決定辭職專心寫作,果真寫出名堂了。他在小說、劇本上都有一番天地。他對幕末社會變動,尤其是武士階級的沒落饒有觀察,江戶之夕照就以此為主題。這劇在歌舞伎的上演場也不算多,能看到也是難得。這也是讓在場不懂古日文觀眾最感親切的劇碼,因為就像日劇口白一樣好懂啊,因此迴響頗為熱烈。1953年在歌舞伎座首演時,就由十一代市川團十郎扮演小六。1954年電影版的女主角則由淡島千景出演。


這次的表演中,十二代團十郎由以往扮演的小六首度晉升為堂前大吉的角色,小六則讓兒子海老藏出演。布景還特別做了淺草橋,算是在象徵性強烈的場景中帶有幾分寫實意味的設計。團十郎在第二、三幕苦勸小六的表現還真的讓人想到現實生活中,是不是這個老爸也是這樣勸兒子的場景?只見團十郎是隱隱帶淚的,也不愧是一代名角。海老藏演出英雄氣短,甚至自暴自棄借酒澆愁的小六,那番落寞之情倒也抓住幾分神韻,也許海老藏在現實中也有自己的難局吧?當然海老藏的藝術進境之路還有得走,但他天生形好聲亮,站上台就是焦點,如能堅定藝之道路的話,還是可以在歌舞伎界有一番名堂,只是他自己要「覺悟」就是了。

總體而言,這四個小時是相當愉快的。反正,語言的隔閡確實存在,但是好演員精確的動作是可以具有共通性,讓人忽略語言的隔閡,而引領人體會「美」之所在的。劇場服務人員在中場休息時可以放觀眾出去買飯,再度進場時不必查驗觀眾票根,這種「信賴感」對身處台灣者如我,也真是難得一見的經歷。回到上野,到車站附近的一蘭拉麵吃觀劇後餐,結束活動。


看完之後,有朋友在MSN線上問我:你會不會願意再看一次歌舞伎?我的回答是,有機會,有時間,不同的劇碼,何樂不為?這番歌舞伎初體驗有可能成為歌舞伎後續體驗的開端?看著辦吧。

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2011大暑‧東京‧紀尾井廳聽Jaroussky


圖片來源:Samon Promotions

聆聽Philippe Jaroussky的音樂會,徹底有「如同天使在你身邊歌唱」的感覺,此其一。全世界聽聲樂的high 咖,是不管有沒有到達一組樂曲的結尾,只要碰到結尾必high,此其二。

獲悉假聲男高音Jaroussky將以法日交流文化大使身分在日本舉行音樂會訊息,其實大概是兩個月左右的事情。但,大家也知道311日本東北大地震之後面臨到核災與限電問題,沒人說得準到底還會不會如期舉行。於是,訂票完之後仍抱持相當的不確定感,直到最後一刻才訂妥旅館。航空公司的機加酒果然是看得到吃不到的東西。

沒有辦法待在東京太長的時間,不管是時間或其他因素考量皆然。大暑時節,長期待在戶外也不是明智之舉。所以想了想,也只能做短時間(三天兩夜)的東京都區遊。在音樂會前去永田町逛一圈,到松屋幫忙姬樣買抹茶跟茶筌。再從銀座搭地鐵到四谷站。在四谷站附近本想就食KFC,孰料星期六是水手服少女的天下啊。Chico-Doro也不似理想覓食場所。再走過去,居然有一家立食拉麵「箱根」,就地決定買妥餐券隨意吃個天婦羅蕎麥拉麵搞定中餐。


吃完拉麵,往上智大學方向前進時,取出地圖研究一下,決定往第一條路(Sofia 通)右轉。路上一位中年女性問著從上智大學出來的學生,紀尾井廳Kioi Hall)是不是在這邊?但顯然被問到的學生也不太清楚。當日是上智大學的校園參觀日,有相當多學生模樣者出入Sofia通。我拿著地圖,跟中年女性說,我也是去紀尾井廳的,一起走吧。那位中年女性說好,在我們沿路走約八分鐘左右的時間,她也不忘和約妥友伴確認「直直走是不是就是紀尾井廳」,得到確定的答案後她才放心。嗯這就是日本人啊。

 


紀尾井廳是新日鐵以基金會形式成立並進行管理的中小型音樂場地,定期有自辦節目演出(2011年上半年曾舉行Andreas Schiff音樂會。下半年即將請Peter Rosel演出貝多芬鋼琴奏鳴曲,20123月初將有Artemis Quartet演出),也提供場地租界予其他藝文經紀公司舉辦演出,大廳(800人)座專供古典音樂演出,小廳(約350人座)專供日本傳統音樂(邦樂)演出。紀尾井廳的隔壁是尾張藩的江戶舊邸,今日已改建大樓。

 



我拿著印妥的訂票確認號碼單往設在室內票口前進,付款取票後,再依序排隊入場。今天承包音樂會CD銷售的是山野樂器。廳內除中間排坐人外,兩側亦有少數位置,座位分佈於一、二樓。挑高3樓,空間遼闊,木質裝潢,2010年於1995年落成十五年後內部重新整修,呈現低調奢華的氣息,和Suntory Hall「日本一」的感覺頗不相同。今天有攝影機拍攝,所以會場還特別廣播予聽眾知道,意思就是提醒大家要「自律」。例行性的演出中不可攝影錄音廣播也不可少。


Jaroussky與自己成立的Emsemble Artaserse十人組以東京行開場,全場曲目以巴洛克音樂家維瓦第(Antonio Vivaldi)為中心。上半場設計為「神聖」,下半場為「世俗」,這個設計相當合理。樂手們到場後搞定他們的樂器調音,今天低音跟大提琴的調音時間最久。Jaroussky入場,一襲黑西服,內著灰色襯衫,開口唱起RV629的經文歌組Longe mala, umbrae terrores,聲音清亮偏柔媚,胸腔共鳴中氣十足,從胸腔到喉與頭腔的共鳴夠透,轉換自然,換氣也無不順或緊張感,顯然今天的狀態不錯。在他的歌聲中,音樂的律動感鮮活,但你還是聽得到音樂所需要的哀傷感。他的歌聲確實很容易帶著人進入情境,感受音樂的純粹情緒。在這組經文歌結束後,換由樂團演出viola d’amorelute協奏曲RV540。拉琴的樂手不吝於展現他每個樂句承接時候的弧度感以及手腕運用的靈活度,技巧大致準確,偶有一兩個音節稍微偏掉半音,但很快又接回主句,年輕的好處就是這般吧?記憶力好是有優勢的。彈12lute的大姐倒是不慌不忙的接招,她讓lute的聲音顆顆分明,而與viola d’amore對奏時氣勢毫不輸人,有相當鮮活的表現。難怪她擔當得起創團元老之稱。上半場收尾是RV608,這組樂曲取自舊約詩篇150,我們可以聽到小提琴改編其中單獨樂曲的演出,或是次女高音的全曲演出,算是相當知名的宗教音樂。Jaroussky先前和Spinosi有過錄音,所以對他是駕輕就熟。但Jaroussky的演出好在沒有油氣與流氣,就是讓音樂自己走,他在細節的處理至少不算太誇飾,放在日本遭逢大災的情境下,有這樣的天使歌聲,頗有安慰人心之功用。

 


中場休息時,在CD販售台旁邊,看到告示,今天將提供見面會,心中想著從台北帶過去的唱碟說明終於派上用場了。我接著上到二樓,買了杯提神咖啡400Yen,望著對面新大谷飯店的窗景,映射出午後東京的陽光。看著日本人為了空調調高,感覺熱拿出扇子猛搧涼,像我這種來自南國的島民大概體感溫度還是與日本人相異,覺得溫度尚可。


20分鐘中場休息後,下半場的嗨歌時段到達。每首樂曲完,一定有人叫好,讓Jaroussky不得不率領樂手致意答謝。不過,唱這些Vivaldi的世俗歌劇選曲,顯然也對他的胃口,將灰襯衫換成白襯衫出場的他,從下半場開始的RV727 Se in ogni guardo就火力全開,將那些花腔段準確唱出,游刃有餘的上下流動,確實爽快。RV705 Se mai senti spira r ti sul volto就讓他展現聲音中特有的媚感,顯然全場也多吃這味。中間歌手休息,換上樂團以古小提琴演奏協奏曲RV208,相當華麗,陽光和偶有的烏雲交互出現,持續低音組處理節奏感相當穩,小提琴聲線在這樣的基礎上游動,另有番聲部音色堆疊的意趣,樂手也玩開了。Jaroussky再度上場演唱RV717Vedro con mio dilettoRV644Armatae face, et anguibus,乾淨通透的聲音配上樂團所給予的音樂線條、與強力的節奏感,讓人聲和樂器的搭配在清新中散發活力。而古樂與假聲男高音的演唱,在現場聽才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活力,這是唱片所難以得見的情緒流動。值得一提的是:紀尾井的音響確實適合小編制古樂團演出,聲音集中,就算坐在中後段還是可以感受得到樂團樂器的定位與歌手聲音的穿透感,不會有過長的延音與殘響。我們如果要建立新的音樂廳與場地,其實不應該要求大,而是要有比較彈性的中型場地編制。同時不必要求「多功能」,應該要根據中小型編制的音響特性,去進行合宜的聲學設計,這樣才是最符合使用效益的。


正規曲結束,Jaroussky安排一首過去由閹唱男高音演唱的樂曲,另由一首Vivaldi樂曲收尾,音樂會正式活動開始。會後的「見面會」即將展開。經紀公司服務人員要求排了三列(事後統計近150人)的觀眾,翻好簽名頁,報出自己的署名,交給經紀公司人員予音樂家簽名。因為人數多,不提供拍照服務,敬請各位理解並原諒。這些精準的要求確實也是日本人的SOP了。

我取得簽名時,自然不忘和Jaroussky用英文說上幾句。當我告訴他來自台灣,特別為了音樂會來到東京時,他自是高興與訝異。聽到我期待他早日到台灣開唱時,他也禮貌性表示很期待,但目前行程排滿了。何況2013年要休息八個月。我說知道,那下一次來亞洲巡迴會是何時?他說應該是2014年,目前有香港、韓國、日本的邀約,都在商談中。經紀公司人員知道台北有「漂亮的音樂廳」,也同時加入話題聊了起來。他問到我遠道來東京,對他今天的表現感覺如何?我回答滿意,他的聲音很美,今天的演出很棒。他自己顯然也蠻開心的,能在第三次到日本的首場有此番表現,至少適應狀況是不錯的。簽完名,祝福他身體健康,他祝我旅途愉快,結束短暫的對話,可以感受到音樂家的纖細敏感面。以他現年滿31歲之齡,也確是處在黃金時期,好好維持聲音狀態,絕對大有可為。

古樂與假聲男高音搭配演出,確實在台灣並不多見。今年以女高音Sumi Jo搭配古樂學會AAM演出,應該已是開風氣之先了。希望接下來能有不同類型的古樂逐步引介至台灣,讓本地音樂界能在欣賞上擴展出更為多元的空間。當然,航空公司的適時協助(JarousskyEmsemble Artaserse日本行就是由法國航空公司協助)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最後,就用這曲youtube音樂讓大家領略一下Jaroussky的音樂魅力吧。




ps. 2011.7.23演出曲目









ヴィヴァルディ・プログラム
第1部 「サクロ(神聖)」
1.モテット〈闇の恐れのあまりにも長く〉RV.629
2.ヴィオラ・ダモーレとリュートのための協奏曲 RV540
3.〈ニシ・ドミヌス〉― 主が家を建てたまわずば RV608
第2部 「プロファノ(世俗)」
4.歌劇《オルランド・フィント・パッツォ》RV.727 第1幕より アリア〈何を見るまなざしにも〉
5.歌劇《ウティカのカトーネ》RV.705 第2幕より アリア〈もしあなたの顔に吹き寄せるのを感じたなら〉
6.ヴァイオリン協奏曲 〈グロッソ・モグール〉RV.208
7.歌劇《ジュスティーノ》RV.717 第1幕より アリア〈この喜びをもって会おう〉
8.オラトリオ《勝利のユディータ》RV.644より アリア〈松明と蛇で身を護り〉
*やむを得ず曲目が変更となる場合がございます。予めご了承下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