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5日 星期日

2013年4月下旬三場音樂會簡報


四月下旬,臺北有三場具有重量的演出。第一是貝瑞佐夫斯基在上一次臺北獨奏會演出十年後,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指揮為他演出過協奏曲錄音的的搭檔Dmitri Liss。第二是拉貝克姊妹與國家交響樂團共演浦朗克雙鋼琴協奏曲,指揮是聖彼得堡音樂系統的實力指揮Nikolai Alexeev。第三是Alexander Kniazev大提琴獨奏會。趁現在還有力氣寫的時候,畢其功於一役處理吧。







 北市交還是處於音樂總監難產的局面,行政的團長也掰掰了。這場音樂會顯然是要作業績的,只見副市長、幾位市議員(包括跳海的世堅)出現了。也因為主奏的貝熊是現在的一線人物,臺北稱得上字號的鋼琴教師們也都雲集於此XD 不例外的,貝熊真是個人物,就算是第一、二樂章各說各話,到第三樂章終於合在一起,他的聲音還是穿得出樂團綽綽有餘的。貝熊基本我行我素的個性仍在,不過至少看得出來他是「清醒地演完他要負責的上半場」,沒有要跟聽眾、樂團、指揮刻意挑釁、惹怒大家的意思,他現在樂意彈琴了,這對大家都是好事。我只是聽完這場音樂會後確定一件事:我見證到天生好手是怎麼一回事,所謂「超級塞亞人」發功現場也是會小出槌,但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他以相對前面氣氛高張的結尾靜謐許多的Prelude op.23 no.4作結,讓我比較喜歡這一部份的氛圍。再返場一次,則重新演奏第三樂章結尾樂段,在樂團確實熱開後,全場氣氛自是達到高點。這樣就夠了。我當然會希望看得到他跟葛濟夫或俄系親兵樂團對戰,就會更刺激得多,才不負熊之令譽XD 我也透過當日演奏確認,應該不會再下台中去聽獨奏會XD。


***

臺北古典音樂網民對於NSO有耳語流傳的民間鐵律:沒看到他們在現場演出前「鋸」的緊張感、客席指揮,大概這場演出就不用特別期待。這也就是這一場音樂會就算有今年也是紀念浦朗克的時節,演奏平常不易現場見到的雙鋼琴協奏曲,搭配普羅高菲夫兩首重量管弦樂曲,票房也不算太好的原因。但是,我要說,這場音樂會因為有了指揮Nikolai Alexeev(不要把他跟鋼琴家出身,現在也有從事指揮的Dmitri Alexeev搞混)的明顯努力與功力發揮,讓我對這場原本不抱太高期望的演出有了新的體會。 



基傑中尉組曲,是個看起來相對簡單不算複雜,但是對演奏者而言真的要演起來卻頗具難度的音樂。作為一首熱身性質的音樂,的確樂團銅管沒熱開是有些辛苦的。但指揮至少讓這首音樂維持在基本的步調上前進,也聽得出來他意圖構思的聲響效果。而且他的指揮手勢非常簡單明確,給的指示不是讓樂團成員「看不懂」要花時間去猜的(有些鋼琴家出身的指揮包括阿須在內真的是形意派手勢代表)。你會覺得Mariss Jassons指揮風格如何,這位的風格也就是那般的基調。聽完下半場的普羅高菲夫五號交響曲,更覺得這人給出的音樂指示扼要不囉唆,有好的耳朵會「聽」也相當有音樂想像力,能讓NSO不亂掉不跳波浪舞我已經很感謝他了。如果有這種指揮好好訓練團隊,真的會是樂團的福氣。他的現場也是值得一看的,以後應該不會輕易放過。誠摯希望他在歐洲能有更好的發展。

資深熟女拉貝克姊妹一出場的舞台服裝夠吸引眼球,真夠誇張XD 你真要說她們是「合作」,倒不如說更像是兩個不同個性的演奏者在「競奏」;一個風格比較外放,比較懶得練琴,在拼節奏感的;一個相對內斂,勤於練琴,對於樂譜分分毫毫不敢輕忽。(如果說簽名反應個性,看下面的唱碟簽名就可以分出來了)當然浦朗克這種屬於她們的音樂,以二人的精緻與精確度是達得到浦朗克向莫札特另類致敬的效果。該嗨到的就嗨到了,可以了。聽完最直接的感想是,對於莫札特、浦朗克這種要求弦樂高度的精緻與精確,都還是現階段NSO弦樂組力有未殆的部分,但不演這種曲子是沒有辦法強制他們「磨」的,還是得做下去,才有提升的希望與夢想存在。

兩位姊妹花在自創廠牌上也是精明的商人,特別在台灣發行一張夠萌的明信片作為購買唱碟的「伴手」,也算意思到了。至於她們簽名簽得很晚,讓「沒有簽名會」的指揮只得先離場,在餐廳等了好一陣,這種事情顯然就是行政層面要檢討的問題了(攤手)。









***

Kniazev演奏巴哈第二、四、五號大提琴無伴奏組曲,與自己改編給大提琴演奏的夏康舞曲,真是一場熱血沸騰的演出。他一開場說,音樂會前知道重量級大提琴演奏家及教師Janos Starker過世,要將音樂會呈獻給Starker,就可以感受到他要把所有的情緒都灌注到音樂中了。的確,坐在十二排左側的我都可以清清楚楚聽到他的大提琴樂聲如同潮水一波波襲來,如果要畫漫畫的話真的是每一顆聲音都是有情緒與波紋的,演奏者背後應該是有紅光與效果線的,說他是火鳳凰絕不為過。熱情中有哀怨、有悲泣、有低吟、有昂揚、有喜悅、有輕靈,這人真的是位熱情熱切的性情中人,在音樂中也毫無保留。他不拿音樂會應付了事,他是認真要跟你交流的。我喜歡這種「夠真的人與演出」。

改編版夏康,光給小提琴演奏就很難了,給大提琴是真的在做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三十個變奏真的是「有夠費工」,且看他現場在高把位、長弓、滿弓、弓根的運用還有大提琴的聲音就知道樂器屬性、表現音色不同,效果絕對會不一樣的。如泣如訴的纏綿效果在大提琴上真的不是大提琴最擅長的部分啊。但見他認真對待拼搏這種音樂,意思就到了。用蕭士塔高維契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裝飾奏返場也是火花四射的演出。如果擅長管風琴的他在下一次到臺北的演奏會,也能演出管風琴音樂,那會是多麼刺激的一件事情啊!

我應該是在巴哈無伴奏大提琴或是他自己帶去的雷格錄音之外,很少數拿這張也是他改編的易沙意小提琴音樂請他簽名的人吧(偷笑)。火鳳凰先生還是會多看這張兩眼的。






三場音樂會個性不同,很難有所類比,但只要能讓我得到感動與新的體會,那就夠了。謝謝音樂家們的演出,與主辦單位的邀請,才可以讓真正好的演奏家們也在台北出現,豐富臺北的文化市場與視野觀點,不再讓優秀的演奏家只能靠唱片或廣播被我們認識,讓我們看得到他們的「生演出」(即現場),這真的太重要了。

2013年4月8、10日列夫席茲貝多芬與舒伯特最後三首奏鳴曲之夜


音樂會還是有聽,可是覺得聽到讓自己炸掉的機率提高了,所以想寫的興趣缺缺,這是否代表我下意識的想忘記這些經驗?(默)






目前為止,滿意與感動度最高的還是首推列夫席茲Konstantin Lifschitz的貝多芬與舒伯特音樂會。貝多芬最後三首奏鳴曲,演奏者自稱是將現階段對該三首樂曲的領會「做總結」。每一個階段的體會都是值得觀察的,當天在場者又何其有幸能夠整體地看到演奏者的理解與詮釋?30號是熱身性質,但已可觀察他的處理手法之一二,包括樂句、休止符時值、踏瓣、音樂廳殘響的運用等在內。Lifschitz擅長對於賦格的處理,在貝多芬第3132號奏鳴曲絕對重要。他拉大強弱對比,在細碎拆解後重新建構,仍能看見大結構,顯示他的視野與透視全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個年齡的他所具有的技術執行能力,將複聲部的行進予以到位的執行,具有行進感與推進方向,能做到這樣的人真的不多。他讓貝多芬在狂暴中仍具有溫柔的心與滿腔的愛,在提問中憑藉自己的力量尋找答案,逐步前行,生命漸次在一次次的變化中緩緩消逝,極強、強、中強、中、中弱、弱音有不同層次感,我喜歡他在中強、中、中弱、到弱的聲音質感,坐在14排邊角還是聽得清晰而聲音分明,能在國家音樂廳做到這樣表象的人真的不多。這樣的天堂輓歌具有重量感而有情感溫度,我真的被他說服而備受感動。道在哪裡?貝多芬肯定地告訴你:就在這裡。我真的謝謝Lifschitz有心有愛有準備,也演奏精彩的現場演出。在這樣的曲目之後,是無法排出任何的返場曲的。已經進入天堂了,何能再「下凡」呢?就音樂情緒與邏輯而言都是如此。

舒伯特跟貝多芬不一樣在於舒伯特一直用歌謠體變化,很難記,一般彈個一、兩首「意思就到了」,對相當演奏者而言性價比太低,不夠嗨,又辛苦,不輕易嘗試。Lifschitz連彈三首,真的也考驗自己的記憶力與專注度。所以在D.960錯個音之後崩解幾小節已經算是很快回穩了。但真的總體演奏,要求不過不失都不算容易。

基本觀感是,他的觀點在「世間之美,讓我依戀不捨,也不忍離去。死神為什麼一直在暗處獰笑,提醒我大限將至?」在舒伯特D.959D.960奏鳴曲的第二樂章,他成功描繪上述情境。他的歌唱感在舒伯特的表現上是具有個人特色,在音樂結句間的緊密感或許還沒做到像李希特或皮耶絲在錄音中所做到的那番對世間戀戀不捨的「追求極致」,已有一定的方向與思考架構在,也言之有物,比起日本發行的現場錄音又更有進步,細節的處理有更好。也許有人會覺得舒伯特在前往天堂的路上是不應該有罣礙在的,可以更出世些。不過我覺得,也許舒伯特的美感就是要在出世與留戀之間那種糾結與踟躇不定的拿捏,這樣才有某種fu在。舒伯特用三首奏鳴曲的篇幅,曲曲折折地提問,要怎樣在看似重複之間得出不同而不令聽眾厭膩,真的不容易,或許搞到後來舒伯特在最終仍然是不肯定(找到答案與否)。演奏者以理性觀察,溫暖聲音與感受力,豐富歌唱感描繪了這番提問與尋覓的過程,我是有被這樣的品質滿足到的。自然而然,超過音樂廳的上限十點了(當然演奏單位得加錢了….hmm…)在這番音樂行旅最後,他以舒伯特樂興之時(音樂瞬間)第六首D.780 No.62013年的臺灣演出作結,也算是給想要返場的聽眾一個滿意的結尾。我倒沒有特別堅持該天要返場啦,既然演奏者願意給,那我也樂意接受啦。能夠見證一個演奏者能將個人演奏理念與對音樂思考貫徹到底,就是一個珍貴的經驗了。



我當然想在這裡說一句,以這幾次Lifshchitz演奏的聆聽經驗言,我的滿意度是相當高的。我可以說,看他「怎麼玩」就是我的聆聽樂趣之一,只要帶著開放的一顆心去,讓他領著你觀察與聆聽音樂,就很容易受到他的牽引與帶領。他是有能夠掌握場內音樂的流動與聽眾情緒的能力的。只要他敢彈,一定是有出手的信心,我也樂意、敢聽。我現在也樂於這樣講。每一次聆聽他的現場,都會有新體會與驚喜,不會覺得「聽這次就可以了」或「放過一次沒有關係」,有這種令人喜悅特質的演奏家,真是屈指可數啊。我們何其有幸可以在臺灣聽到這樣的演出啊!


現場音樂可以觀察到錄音不易完全理解的現象,是很重要的聆聽經驗。增加經驗值累積還是必要的。謝謝Lifschitz帶來豐盛而令人心靈獲得觸動的音樂饗宴,也謝謝主辦單位鵬博藝術的慧眼邀請與辛勞。我真摯而熱切地期待與Lifschitz的再會之期快些到來。

貝多芬第32號奏鳴曲op.111臺北現場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