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20131012魯普先生所教給我的事

20131012魯普先生所教給我的事

鐮倉藝術館白天景象。圖片來源:鐮倉藝術館官網

夜晚實景


利用雙十國慶作東京行,20131012上,筆者在鐮倉藝術館聆聽一代傳奇鋼琴家拉度‧魯普(Radu Lupu1945-)獨奏會。他從1960年代後期於的范克萊本、里茲鋼琴比賽崛起,1970年代起透過迪卡公司的唱片與演奏,於至少兩代愛樂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從1990年代中期起,魯普告別錄音室,只用現場演奏向現場觀眾傳播他在音樂的一切思想與美感,從1972年首度在日公演(含協奏曲及獨奏會)起已是第11度赴日,因他曾經因病取消演出,到獨奏會開場之前,筆者仍不免心有忐忑。



這是我的聆聽方位XDD


鐮倉藝術館創館啟用至今20年,大演奏廳可容納1500人。筆者在1樓第21排中間靠左席位坐下後,看見入座率頗高,與演奏者盛名吸引或是死忠樂友都有關係。魯普登場、坐在鋼琴前,燈光轉暗,演奏者以舒曼《兒時情景》作品15開場,讓在場聽眾從熟悉的旋律中逐漸適應音響與旋律行進,其聲音特長就此展現:結實而不致猛烈的低音構築音響基礎,左右兩手具有平衡感,高音聲部清亮,在不同音響與亮度呈現漂亮的音色轉換變化,樂句歌唱感鮮明,深觸鍵、琴音的高度集中,優美的中弱音,都是鮮明易於辨認的個人特質。全盛時期狀況只會更好。他的面部表情並不多,隨著音樂行進而隨心哼唱,手離鍵盤近,樂句的收尾作得漂亮乾淨不會髒。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場館強調在人工建築中也可享受「天人合一」感,偶會聽見自然聲響如鳥鳴、風聲,產生不同於專業室內音樂廳之音響效果。在其琴聲特性下,處理《兒時情景》的「淡出」與「淡入」及層次感營造便甚具美感,音樂中偶爾的搖晃不安定感,尚未對音樂行進造成不穩或崩解。緊接著魯普演奏舒曼《彩葉集》作品99,這組由14首性質分散的小品組成的樂曲本身並未追求一貫性,將14首放在一起現場演出對聽眾與演奏者都是一種考驗,就算是聆聽秩序規矩有素的日本人也不免略微顯得躁動;演奏者也不免分神,有思路跳躍的情形,即便樂曲基本的幻想神秘框架、演奏者對音樂的感受力依然存在,但內容物產生變化,或許也是只有在現場才會聽聞得見者,如果追求音樂的絕對正確感,這的確不夠「正確」,演奏者本身直至樂曲結束前也予人疲憊與迷茫之感。這就是魯普先生給聽眾的一種內容。如果只就這裡下斷語,是很容易讓人覺得演奏者老矣。還有半場戲,繼續看下去吧。

進度報告


20分鐘的中場休息,繞了一圈LOBBY,中庭是有種植竹子的,的確是有作造景。下半場的重頭戲就是舒伯特《A大調第20號奏鳴曲》D.959。魯普在鐮倉這一次的現場演出顯然與唱片錄音體會又有不同,他在唱片錄音時的速度轉換是順暢而無礙,在這次的現場卻會顯得有些不順暢,使他必須採取相對較慢的速度演奏,這的確很容易讓較為熟悉音樂者開始憂慮到中段以後音樂結構是否會分崩離析?但魯普在這裡又教給聽眾一堂課,確實的理解樂譜、真誠的情感傳達、鮮明音色特質與有層次音響感,就算是慢也能夠不要讓音樂線條與聲音「掉下去」的技術能力,都還是可以使得音樂有其特殊訊息的傳達能力,使觀眾受到樂句長短不一的韻律變化吸引,感受音樂中如同文學詩句一般情緒轉換層次,心情隨之起伏跌宕。第二樂章的節奏行進,深切令我感受到「欲語還休、欲走還留」,音樂的流動感存在著,卻有了奇妙的時刻,令人有不忍結束之感。在魯普手下的舒伯特的確還是孤獨的,心裡卻有些許堅強的意志成分,讓他在「再試試看吧」的想法中輾轉思量,人世間有痛苦,但也有那麼多美好的一切值得依戀,在第四樂章快板逐步提升與釋放,筆者頗欣賞在這樂章的音色亮暗之間的轉換感,是暗中有亮也亮中有暗,有重量質感,該輕巧柔美的部分也有。在這裡筆者必須佩服魯普對其個人愛曲的深刻理解確實進入另一番境界,個人美感也藉此曲演奏悉數展現,論掌握與營造音樂氛圍的能力,他的確是相當傑出者。但舒伯特D.959的確還是漫長的作品,越是熟悉的樂曲也不免因為專注度下降出現記憶跳躍的狀況,所幸能夠順利歸位,也實在是演奏者當日的幸運吧。

鐮倉藝術館大廳一景


例行的當場公告返場曲目

他演出唯一的返場曲舒曼《幻想小曲‧在黃昏》作品12-1,又再度回到舒曼的幻想氛圍,也顯示演奏者體力與專注度已到達臨界,這種返場並非年輕人比快狠準、炫目亮麗的產物,實是資深演奏者誠意感謝聽眾和他一起分享音樂的表現。因此,演奏完之後儘管觀眾仍想「要」,演奏者心意已決,無法再「給」。這的確又是魯普先生給我的另一課。

鐮倉藝術館大廳一景

為守候在樂屋門口樂迷簽名的大師


筆者在好奇之下,沿場館的指標走到大演奏廳樂屋(即休息室)出入口,只見十餘位日本樂迷已在此等候。當魯普在經紀公司工作人員伴隨出場時,樂迷便拿出個人珍藏的唱片、光碟封套請求大師簽名,他們並未輕率地回絕,也與樂迷有些簡短談話。筆者把握機會問起大師有無機會到臺灣一行舉辦演奏會?他很正經與堅定地說:因為臺灣的氣候太潮濕,以他的健康條件考量,很遺憾地不適合在此地演出。但他與經紀公司指派的秘書還是很興奮地知道並感謝會有聽眾願意遠道而來聆聽演出,這對演奏者而言都是一種安慰與鼓勵吧!



魯普的確過了黃金時期,追求優雅的身影丰姿依舊,這縱然不是一場百分之百完美無瑕的現場演出,仍然是一場可以令人感受到音樂之美及真誠情感流露的現場演出。他的確教會聽眾如我等一些事。謝謝你,魯普先生。

魯普演奏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影像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2013春末東京原宿太田紀念美術館、東鄉神社半日遊

一晃三月,終於記得回到部落格澆水灌溉。太田紀念美術館就位在原宿潮人匯流要地竹下通附近,出了神宮站會有指標指引,很容易找到。太田美術館是私人性質「小而美」路線的美術館,以日本浮世繪收藏為重心,凡略知一二日本美術者,此處實不可錯過。因為內部不許拍攝,是不可能有內部圖的。美術館一樓有部分為和室設計,需要脫鞋觀展。二樓展區、地下室展間則全為平面,無須脫鞋。為了維護畫作品質,減少光害,因此展出燈光有一定控制,看畫相對就考驗了大家的眼力。


2013年5月的特展是葛飾北齋、河鍋曉齋的「妖怪」特展。浮世繪畫師都需要因應市場需要,繪製可翻印、流行題材的各類版畫,妖怪類的傳奇故事便是江戶市場的消費大宗之一。北齋、曉齋各自對於妖怪的理解與想像差異,就是這次的特展設計核心。看了這個特展,其實萌生的想法是,二十世紀漫畫「鬼太郎」的妖怪們,其實也跟這些長久的傳統有著看似無關而實則相繫的精神聯繫。展品中有畫師們的手稿,以及如何「加工」讓刻印版工可以順利上色的指示,有利複製的流程作業,這也是告訴現代人,一張浮世繪製作過程的教育。設計者確有用上心。曉齋的世界因為接觸到了西洋動物學,妖怪肌理描繪上也特別不同。二人在當時流行的漫畫書作品,亦有當時留下來的書籍可觀,就近體會妖怪們於當時讀者的感受。

有關四世太田清蔵政治活動的報導一則


太田紀念美術館是以第五世太田清蔵(1893-1977)的收藏為基礎組成。福岡出身,東大經濟科畢業。太田清蔵據說曾經想以畫家為志,但因父親(四世太田清蔵(1863-1946),曾任貴族院議員)反對而未成。大學時期即和同學組成浮世繪欣賞同好會,興趣一直不減。出社會後,在銀行業服務,赴歐美考察,眼見歐美博物館花費鉅資收集浮世繪,更加肯定與確認本國傳統繪畫之可貴,於是下定心思專心收藏。繼承父親留下的保險公司(經過演變成為東邦生命保險公司),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生意人」。身後統計收藏12000餘幅浮世繪。因此,家族才決定以此收藏成立紀念美術館,「由一家之藏,成為供大家欣賞之藏」。即便東邦生命保險公司已因為日本二十年來的經濟問題衝擊而遭到其他保險公司併購而消滅,文化藏品則仍舊存在。這或許也予以不少省思。在太田紀念美術館參觀一小時應該是必要的。








離開之後,走一點路就是熱鬧的竹下通,想吃可麗餅的記得要排隊XD  我繞過攤子,拐了幾個彎,走到了與繁華對比相對寧靜的東鄉神社。東鄉神社奉祀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一生事業頂峰就是在日俄戰爭率領日本海軍擊敗俄羅斯帝國引以為傲的黑海艦隊,代表了明治維新的努力終使日本國力提升,對日本人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成為軍國主義擴張下的「軍神」即可理解。因此可以在一些細節中看見軍隊背景人士視之為「戰神」「必勝」。Z字軍旗成為重點之一。介紹東鄉生平事蹟的繪畫成為壁面裝飾,予人題字抒懷也是其中一景。

Tōgō Heihachirō.jpg
東鄉平八郎(1848-1936)



這兒比較有趣的,不只是專設結婚儀式的禮堂,也是定時舉辦祭祀時以整組雅樂形式演出的地點。我去的當天正好舉辦祭祀,就聽見正殿傳出雅樂演奏,攜帶相機的我未便入內。正殿周邊,特有海神宮,供奉相關法器祈求行船平安。





從神社另一邊出來,會經過一片林子,再過去就是道路--明治通,空間的分隔感相當有意思。在都市中若想進行熱鬧與寧靜之間的切換,到這兒應該會有特別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