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工商服務]Konstantin Scherbakov音樂會

薛巴柯夫Konstantin Scherbakov(1963- )出身俄國知名四大鋼琴門派之一的涅高茲。1992年與家人移居西歐,開始規模化的錄音與現場演出,並擔任蘇黎世音樂院教學職位。他在EMI出版首張錄音後,於Naxos及Marco Polo系統灌錄包括Godowsky鋼琴音樂、Liszt 改編貝多芬交響曲、雷史必基、蕭士塔高維契、柴可夫斯基等人音樂,多獲好評。他也是這場音樂會主辦者相當欣賞與大力推薦的的音樂家。


我自己是由他錄製的貝多芬交響曲與Godowsky鋼琴音樂中認識這位鋼琴家的。他的琴音是剛柔相濟,可以給你很好的響度與穿透感,卻又不至於過於壓迫。情韻綿長,而適度的展露他的技巧不致炫技。這兩年他雖因為在蘇黎世音樂院任教時的學生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edeeva獲得2010年蕭邦大賽而知名,但他更希望以鋼琴演奏家的身分與各界交流,而不僅止於「名師」之銜。


這次薛巴柯夫來臺北首度舉行音樂會,注目焦點自在李斯特年中演奏李斯特改編版命運交響曲,但其他所演奏的音樂也絕不落人俗套,有所可聽性。巴哈/西洛第是俄國鋼琴家在柴可夫斯基一號鋼琴協奏曲後通常很愛接的返場曲。布梭尼改編的夏康要如何彈出精確的重音節奏,和音樂張力的逐步累積,布梭尼的改編確可和小提琴原曲相比肩。以他現在處於中壯年藝術境界與技巧平衡階段,相信我們還可以看到演奏者維持相當時間的好光景,切莫錯過機會,盡情享受吧。


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音樂會時間:2011年11月3日(星期三)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演奏曲目:巴哈/西洛第:b小調前奏曲BWV 855 
               巴哈/布梭尼:夏康舞曲 
               貝多芬:f小調第23號鋼琴奏鳴曲「熱情」,作品57 
               貝多芬/李斯特:c小調第五號交響曲「命運」,作品67


以下就透過兩曲視頻,讓大家在高畫質聲光效果下認識這位鋼琴家。


威爾第/李斯特:弄臣改編曲





蕭邦夜曲op.9 no.1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霍羅維茲演奏的李斯特作品


霍羅維茲一生藝術階段,通常會分為四期(1926-5353-6565-8285-89)。本專輯蒐羅錄音,亦考量及此,細心者當可從中理解霍羅維茲藝術進境與面臨瓶頸如何排解的軌跡。至少就製作與選錄立場而言,應可給予本專輯製作人Robert Russ肯定,顯示他有作足功課,在現有資源與音質效果兩者中找尋最有特色的作品。所以我們可以聽到1930-50年間的李斯特錄音,包括《佩脫拉克104首十四行詩》、《改編版婚禮進行曲》、兩次的《被遺忘的圓舞曲》錄音。以及一度退隱時期的《第二號安慰曲》、《匈牙利狂想曲19號》。復出音樂會里程碑演奏之一的《奧伯曼山谷》,1977年的《B小調奏鳴曲》(本專輯另收錄49年錄音)。二度退隱復出後反璞歸真的《愛之死》。這些確實都可以清晰展現霍羅維茲個人多變的詮釋與音樂觀點,從1930年代錄音中略顯造作誇飾的音樂,到1940年代中間音樂中隱隱透露的神經質與瀕臨張力界線前的緊繃,到晚年的自在,其中相當作品也確實是愛樂者眼中的珍寶之一。

2011年李斯特誕生二百週年的出版作業中,唱片公司是援用先前出版「霍羅維茲演奏舒曼」一樣的手法,再度出版「霍羅維茲演奏李斯特」。如果先前已經購入「霍羅維茲大全集」之愛樂者,本專輯就無須購入,以免浪費阮囊內的銀彈造成重複消費。如果是對霍羅維茲鋼琴藝術接觸不深者,本專輯尚可成為考慮選項之一。

霍羅維茲展現李斯特音樂中的鬼邪之氣,自以《B小調奏鳴曲》為最。77年錄音確實可令人折服讚嘆。筆者個人甚為難忘霍羅維茲在現場演奏中的李斯特《奧伯曼山谷》,認為那可能是李斯特用樂曲當畫中最為動人的作品之一。霍羅維茲的確更動左手聲部的表現,但目的是在強化將鋼琴作為管弦樂音響的企圖,以呈現整體音樂的氣勢與壯盛感。在該曲演奏中,霍羅維茲所展現的音樂凝聚感、富有張力、整體感的詮釋,運用手指與踏瓣所營造富有變化感的音色,相當大器。那應當是一個可以讓人領會到李斯特音樂在霍羅維茲手下「再創造」可能的代表性演出。當然,這種更動是讓霍羅維茲與今日原典派演奏作風大相逕庭之處,但這也讓我們理解到怎麼改跟改得好不好也是一大關鍵。單聲道時代的《婚禮進行曲》改動甚大,就顯示到霍羅維茲知道怎麼改,可以更凸顯自己演奏上的特色,意氣風發,狂野有之。至於改編演奏的代表之一《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第六號匈牙利狂想曲》,更是啟發後輩鋼琴家的代表作之一。《愛之死》的情緒如何累積到最終的結尾迸發,霍羅維茲的錄音確實讓人正視到他晚年儘管技巧衰退,卻仍有夠好的眼光與足夠的能力去細膩展現音樂變化。

就演奏音色、音響效果的考量下,以及在周旋貴婦之中要展現瀟灑自在,心中深處卻又在聖俗之間情感掙扎不已的李斯特音樂,霍羅維茲不可諱言是一把好手。霍羅維茲夫人曾半開玩笑地表示:其夫婿與舒曼氣質很投合的原因,在於他們兩個都是瘋子。也許在霍羅維茲眼裡,跟舒曼同一時代聲氣相通的李斯特,讓他看到自我寫照:從默默無聞的鄉野之人能周旋於上流社會,努力透過文學藝術等充實自我。若欲進一步瞭解霍羅維茲鋼琴藝術,在錄音之外,更建議閱讀中文世界相關書籍:邵頌雄,《黑白溢彩:荷羅維茲的藝術》(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

本文以書面內容刊載於Muzik古典樂刊,期58,2011年10月